環境部三讀 環團嘆水土林治理仍未納入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9日電)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環境部組織法。地球公民基金會說,環境部未整合水土林治理,仍分散在各部會,面對極端氣候,公共工程與環保衝突等課題如何符合當代需求,政府須給解方。
立法院會三讀通過環境部組織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升格為環境部,下屬機關設有4署1院,以提升環境治理效能,並處理氣候變遷等相關政策,力拚今年底正式掛牌。
地球公民基金會發布聲明表示,立法院完成環境部組織法三讀,身為長期關注環境與保育課題的倡議團體而言,必須重申,環保署直接升格為環境部,無視過去民間長期倡議將自然資源水土林治理放在同一個機關來做整合的訴求,造成水土林的治理仍然分散在各個部會。
聲明指出,當全球都在面對愈來愈極端氣候的應對與調適,各種公共工程(例如河溪整治)與環境保護的衝突、再生能源與生態保育、農漁林產業發展的衝突等重大課題,政府必須面對要由哪個機關來主責協調、繼續用既有的行政院會、聯席會報、政務委員、各個部會各行其事等現況,能怎麼突破。
另外,當環境部只管污染防治與碳排放,台灣的自然資源治理課題,要如何符合當代需求,政府要給人民一個答案。
聲明中以生態保育面向為例,目前最高的保育主管機關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未來是農業部下的林業暨自然保育署,執行保育業務的是其中的保育組,屬於四級機關,執行全台(陸域360萬公頃+大部分海域)的保育業務。
然而,屬於台灣目前最嚴格的生態保育區域-國家公園,則放在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屬於三級機關,執行國家公園範圍(陸域31萬公頃有96%在國有林地+部分海域)的保育業務,這樣的組織安排,無論在單位層級、資源與人力上都顯然不符合比例原則。
聲明指出,重視國家公園是好事,但當代最劇烈的環境衝突早已不在國家公園和既有保護區內,根據資料,台灣的山坡地和平地區位上約有56%的保育類物種,保護區內則有44%的保育物種,也就是說非屬保護區的坡地和平地才是當代急需重視的保育課題,這些區域的保育課題理應有中央主管機關來調處。
聲明並提到,如果未來林業暨自然保育署要承擔起全國生態保育的業務,顯然必須強化在農業部中協調各部會的權力與資源條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2017年討論組改的座談會上說到「由農業部來主導保育工作,比環資部更為理想」;因此期待在環境部已是既成事實的當下,農業部能拿出更為理想的編制,趁此組改時機,達成保育課題的跨部會整合工作。(編輯:管中維)11205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