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齡牛肉擬開放進口 食藥署預告30天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9日電)台加關係升溫,台灣與加拿大2月已正式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談判,其中包括開放30月齡以上的加拿大牛肉進口。食藥署近日預告,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預告期30天。
台灣目前僅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下牛肉進口,自2021年1月1日起,已開放包括30月齡以上的全牛齡美牛進口。台加今年2月已正式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其中包括加拿大盼能比照美牛,開放30月齡以上的加拿大牛肉進口。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4月27日預告,繼美國後,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預告期共30天,供外界提供意見。
對於民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在於俗稱「狂牛症」的牛海綿狀腦病(BSE),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接受媒體聯訪表示,BSE分為典型與非典型兩種,其中典型BSE會傳染給人類,引發新型庫賈氏病。
「典型狂牛症」指牛隻吃到受病源污染的飼料,而感染狂牛症;「非典型狂牛症」則是牛隻因遺傳等自然因素,自然發生的狂牛症。
顏宗海指出,食藥署的加拿大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中,依加拿大資料,最後一次看到典型BSE是在2015年,所以報告中據此資料進行風險評估,套用在國人食用加拿大牛習慣,認為風險低。
若查詢相關新聞事件,顏宗海表示,非典型BSE在加拿大至2021年仍有所聞,雖然目前科學證據顯示非典型BSE跟新型庫賈氏病無關,但站在醫學的角度,風險評估應該要是動態的,而非固定,主管機關仍應密切追蹤。
顏宗海強調,未來加拿大又出現典型BSE,現在的風險評估就不存在,應重新評估,「這很重要」,因為風險評估是個動態過程,且臨床上都知道,新型庫賈氏病沒有好的治療方式,是很嚴重問題。
他說,風險評估是動態過程,目前評估沒有問題,萬一未來加拿大又出現典型BSE案例,或是新醫學研究發現非典型BSE仍有危險,就要重新進行風險評估,不能照單全收現在的結論,這樣才能幫民眾的食安把關。
根據風險評估報告,牛肉消費者只吃加拿大進口牛肉之最壞情境假設下,食用帶骨牛肉和牛內臟的終生風險中位數分別為每百億人中約2.24人、每百億人中約6.68人。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今年2月,由於加拿大已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為BSE風險可忽略國家,經專家諮詢會通過、實地查核、完成風險評估後,預告「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修正草案,目前仍處於預告期,上路時間未定。(編輯:陳政偉)11204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