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恆春鯨魚化石出土地附近不明開路 屏縣府調查釐清

2023/4/11 11:1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11日電)去年暑假學者在屏東恆春山區挖掘距今超過8萬5000年的鯨魚化石標本,不料近日卻被民眾發現靠近挖掘地點竟遭開挖便道,屏東縣政府今天表示,調查釐清中。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副處長林煥文告訴中央社記者,並非縣府施作的工程,現場遭開闢一條便道,目前正與相關單位全力釐清施工單位中,不容許違法營業與濫墾狀態,影響當地水土保持及珍貴的化石研究區域。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依據現場照片可見恆春山區疑被挖土機開出約4公尺寬的便道,且地點靠近挖掘出鯨魚化石的地區,僅相差20公尺。

國立成功大學師生團隊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者等合作,去年暑假在屏東恆春發掘距今超過8萬5000年的鯨魚化石標本,完整度高達70%以上,是台灣繼上世紀70年代於台南左鎮發現犀牛化石以來,第2次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將有助了解鯨魚如何適應冰河期至今的環境改變。(編輯:謝雅竹)11204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