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新科技難納健保 考慮有條件收載解套【專訪】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8日電)部分新藥新科技昂貴卻療效實證不足而遲未納入健保,病患自費負擔不小,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未來考慮有條件暫時健保收載,交由專家討論,也將考察英國癌症藥品基金運作方式。
新藥及新科技列入健保收載,需要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石崇良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他解釋,講白了,就是成本效益評估。
石崇良舉例,新興的CAR-T細胞治療法,療程高達新台幣上千萬元,依照藥品仿單(藥品療效安全性使用說明書)建議,用於25歲以下、困難治療的白血病患者,就一個25歲的生命來說,治療後對社會貢獻還是很大。
又例如C型肝炎,因為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問世,全台病患高達數十萬人,可以依年齡、病毒量及基因型、用藥週數等,各自分組,進行大規模臨床實證,病人獲得治癒的臨床療效顯著,所以健保給付沒有太大問題。
然而,石崇良指出,到底哪些叫做成本,是以單次計算還是要看整體一生,除要有好的科學與效益評估,同時也要考慮對健保財務衝擊,這也取決於人民的共識,所以才需要設置全民健康保險會。
人命健康怎麼評估,牽涉到價值判斷,儘管HTA有其運算邏輯。石崇良直言,很多癌症新藥、罕病用藥的個案數都不多,甚至只有幾10個人,藥證就發了,因為要看年齡、相關控制因素等,要做真正好的HTA不容易。
他認為,可以考慮2種作法,首先是有條件的暫時收載健保,條件包括議價、付費、財務風險分攤等;其次,就是後續資料提供,累計到一定的治療個案後,再回頭檢視、評估結果,是否真如藥廠所言有這麼好的療效,或是有無更大副作用等,若證明沒有優於現在傳統或標準治療,就不再收載。
石崇良表示,暫時收載的好處是既然評估了不收載,也就沒有自由市場可言,民眾會覺得是被健保收載又被踢 出去,絕對不要再自費花這個錢,對自費市場也有管理作用。
先收載除可以減少民眾負擔,石崇良補充說明,收載之後進行評估,廠商會更慎選病人,不會浮濫亂用,因為不希望得到不好結果,同時可從中釐清更明確的適應症後,再正式收載。
至於怎麼有條件收載,石崇良表示,還是要專家討論,健保仍會花一些冤枉錢,比方說被剔除的就是花到冤枉錢,要考慮到是否要為此設立一個機制;還有是否讓病人部分負擔,以避免被濫用,就算醫生說治療沒有用,反正健保給付一點,沒效也加減用,這就要涉及修法。
石崇良提到,有人建議有條件收載另外成立基金,跟總額切開,這是仿效英國的癌症藥品基金(Cancer Drugs Fund, CDF)。健保署將到英國參考,進一步了解所謂的癌症藥品基金怎麼運作、效益如何等。(編輯:陳清芳)11202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