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貓熊團團病理解剖 因腦瘤去世腦部明顯萎縮

2022/12/19 16:19(12/19 17: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大貓熊「團團」因「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去世,腦部明顯萎縮。(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大貓熊「團團」因「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去世,腦部明顯萎縮。(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19日電)北市動物園大貓熊「團團」因「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去世,腦部明顯萎縮,動物園表示,中國四川成都也有因此病死亡的個體,但專家認為基本上不會遺傳。

台北市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1月病逝,動物園今天表示,病因是「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是一種原發性腦瘤,也是「團團」癲癇的原因,並於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說明。

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表示,病理解剖結果,「團團」腦重260克、體重107公斤,腦重與體重比為1:412,跟正常平均值的1:238相比,顯示「團團」腦部明顯萎縮,組織切片也可見囊狀空洞,就是液化壞死的部位。

劉振軒表示,星形膠質細胞瘤好發於人跟狗,有些品系或人種容易得到,「倒沒有說是遺傳的原因」;而在圈養的大貓熊裡,約有10%個體會有癲癇,至於上了年紀又有癲癇的例子,團隊有發現1例,是中國大陸成都動物園1隻14歲的雌性大貓熊,去年1月3日發生癲癇、6日就去世,當時只說有腦病變,後來解剖後發現也是星形膠質細胞瘤,但是更惡性。

劉振軒表示,此案例中國大陸尚未發表,而是團隊從新聞媒體上查到的;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補充,貓熊個體數不是成千上萬、發病後有追蹤的更少,現在公布的資料幾乎是用全世界找得到的案例去比對,等案例慢慢累積多了,在照護所有跟「團團」有血脈相關的個體時,就會特別注意,如果發現個體好發這種腦瘤,就合理懷疑此病有遺傳的潛質。

至於「團團」的遺體如何處理?曹先紹說,「團團」可能是有史以來病理解剖做得相對完整的案例,會保存各種形式的樣本,並採集精液冷凍、培養膠原母細胞等活體細胞保存,第一階段似乎還算正向,但能否順利保存要看環境。

曹先紹說,「團團」的骨骼與皮毛自有珍貴價值,但是否製作成標本言之過早,還在評估樣本狀況,如果狀況很好也會考慮用不同方式呈現。

「團團」追思會,曹先紹指出,大貓熊館裡有追思看板讓大家可以傾吐對牠的感情,不代表不辦追思會,但如果要辦,會連同病理資料蒐集、整理好「團團」來台及生命故事,再讓民眾參與。(編輯:李亨山)11112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