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府與石門國小攜手 打造專屬「考古」校本課程
2022/12/12 15:06(12/12 22:31 更新)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2日電)安平地區有許多考古遺址,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當地石門國小共同合作開發課程,利用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設計一套從基礎概念到動手實作、從文字圖片到親臨現場考古推廣教育。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今天新聞稿表示,為期1學年的課程,由文資處以教師增能方式,培力1、2年級老師自行授課,3到6年級則進班上課,約650人次參與,讓位處於歷史場域中心的石門師生更認識自己家鄉歷史。
在設計課程過程中,文資處與石門國小不斷來回討論雙方目標,將考古內涵融入課程中,永續推動文資教育。課程首次採完整1學年上下學期方式進班上課,針對不同年級分別設計專屬教案內容。
低年級從認識考古工具、項目、步驟等開始,讓學生對考古有所概念;中年級則是藉分辨文物、模擬考古工作等,培養學生認識文化資產;高年級則是利用考古的視角重新審視生長的環境。圍繞考古成果走讀熟悉的市街,讓學生從考古的視野重新認識台灣歷史。
文資處表示,另外戶外課程透過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恩宇「1643年熱蘭遮新地籍登記簿」手稿研究,以及考古所教授劉益昌團隊所發掘的大員市鎮遺構等成果,以電腦繪製出大員市鎮可能的輪廓,與現在的Google Map街道圖疊合,在地圖上重現大員市鎮。
透過疊圖指引,帶領學生在今日安平老巷弄中觸摸荷蘭時期磚牆,體驗400年前先民走過的路。在台南與世界歷史交匯的400年之際,文資處希望透過合作,以考古為核心豐富石門國小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文資保存利用觀念,從在地走向國際,達成石門國小「立足石門,放眼國際」辦學宗旨。(編輯:孫承武)11112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