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有益治療巴金森 花蓮慈濟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9日電)花蓮慈濟醫療研發團隊發現艾草萃取物具有保護腦中神經細胞的潛力,有助於減緩神經退化與老化,對抗巴金森氏症,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Phytomedicine)期刊。
花蓮慈濟醫院今天發布訊息表示,根據2021年台灣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共7萬7428人;在61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每100人中就有超過1人罹病。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副院長何宗融、黃志揚,與中醫部、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團隊,針對本土中草藥「艾草」進行深入探討,著重於對抗巴金森氏症並發表於國際知名植物醫學(Phytomedicine)期刊,最新的研究成果今天公布分享。
林欣榮表示,會選擇「艾草」進行深入研究,起因是2020年在證嚴法師建議下,慈濟醫療暨創新研發團隊研發出中草藥複方「淨斯本草飲」,先前於國際知名期刊發表有關多靶點對抗幹細胞老化、減緩神經退化、調控血糖、抑制抗藥性癌細胞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近期針對本草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艾草深入探討,發現艾草萃取物能有效改善巴金森氏症小鼠的運動功能,並減少腦部黑質緻密區域的多巴胺神經元死亡。
根據最新研究成果,艾草萃取物具有保護腦中神經細胞的潛力,除了能提升細胞自我清理,還可維持粒腺體的穩定及具抗氧化壓力的效果,有助於減緩神經退化與老化。
艾草,性味生溫熟熱、味苦辛、無毒,全草可用,歸經於脾、肝、腎經。副院長何宗融表示,這次的研究論文成果也是驗證了臨床經驗。而在巴金森氏症的治療上,中醫可以透過針灸、用藥,臨床上常見能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動作、顫抖的症狀,並且和現行西藥配合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林欣榮期望能透過艾草萃取物有益對抗巴金森的研究,能有助於臨床治療,造福更多巴金森氏症病友。但也提醒,不論是西醫、中醫還是中西醫合療,每個病人的身體狀況與疾病發展都不相同,在選擇用藥或者手術等治療方式之前,都必須經過專業的醫療團隊評估,才能安全的得到治療效果。(編輯:孫承武)11106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