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吃野菜季節 營養成份花蓮農改場與亞蔬報你知

2022/5/4 11:53(5/4 12: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4日電)春暖花開是野菜生長最旺盛的時候,花蓮農改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合作分析55種野菜的營養成份,結果顯示富含多種微量營養素及葉黃素,吃「原」味「野」菜正是時候。

花蓮是大多數阿美族人的故鄉,阿美族是被認為最知道食用野菜的民族;台灣東部地區擁有豐富的野菜資源及原住民族傳統食用野菜的經驗與文化。

為瞭解原住民族野菜的營養價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World Vegetable Center-WorldVeg)合作,分析了解營養成份。

花蓮農改場發布訊息表示,許多野菜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開發利用的潛力,如花蓮野菜市集與原民餐廳常見的藤心有豐富的鋅;「情人的眼淚」又稱葛仙米藻、雨來菇,富含鐵;糯米糰、龍葵、木鱉葉等則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葉黃素等;鼠麴草、青苧麻、艾草、黃麻等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小洋蔥和蕗蕎則有較多的蛋白質和醣類。

在一般人眼中野菜就像野草般不起眼,也不容易成為農業上的重要經濟作物,但野菜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卻是不可忽視的。野菜種類繁多,基因型也較多樣化,或許存在著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耐逆境種原的契機。

花蓮農改場指出,綜合多篇研究文獻歸納,野菜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包括營養價值高,微量營養素豐富、增加農業生物多樣性、承載傳統文化知識、民俗保健應用、醫食同源概念、緩解飢餓與營養不良、提升對病蟲害的緩衝能力、對土壤的覆蓋與保護、對抗氣候逆境、增加食物多樣性、提升食物安全性、增加額外收益等。

花蓮東大門夜市有許多原住民料理風味餐,擺著各式各樣其他地區不常見到的原住民料理食材,如黃藤心、木鱉果、車輪茄等。

許多野菜常為季節限定,走進花蓮傳統市場或是部落市集,甚至公路沿途可見當令野菜食材,如3、4月出箭筍,7、8月有麵包果和木鱉果。野菜因不耐貯運,所以離開產地也不易看見,所以來到花蓮除了買名產伴手禮,別忘了品嚐最具在地特色的風味野菜。(編輯:陳仁華)11105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