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思覺失調症患不知父死訊 在墓碑前誓逆轉人生

2022/3/9 16:49(3/9 17: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我想去爸爸墓前掃墓」,患思覺失調症的至祥(化名)最大遺憾是不知爸爸永眠之處,社工四處打聽,終於找到墓地。站在墓碑前,至祥誓逆轉人生,要成為像爸爸一樣帥氣的人。

榮民榮眷基金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今天在台北榮總共同舉辦「家人-玉里傳芳」微電影首映會,台北榮總玉里分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鄭淦元分享好多在「玉里模式」中成長的精神障礙患者重生的故事,思覺失調症患者至祥就是其中一人。

至祥國中時,父母就離異了,身體多病的母親為了照顧思覺失調症的至祥,心力交瘁離世,只能將至祥託給阿姨和姨丈照顧,但在至祥成年沒多久,阿姨及姨丈也相繼過世。這段生病的歲月中,至祥不知爸爸死訊,來不及見最後一面。

當習慣沉默的至祥在天使家園會議上,成為第一個發言者,說出想到爸爸墓前掃墓的心願時,早已不知這世上還有誰知道至祥的父親葬在哪裡,但專任個案管理師的社工淑齡仍然決定接下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淑齡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至祥爸爸的墓碑,那天淑齡帶著至祥,坐著火車,來到軍人公墓,因為剛爬過陡峭階梯,至祥有點喘,卻依舊不發一語整理儀容,沒有案香、沒有供品,至祥只是雙手合十,看著墓碑上最熟悉的名字。

不知道過了多久,至祥突然喚了一聲社工淑齡,他告訴她,已經可以離開墓園,這是至祥在這趟尋父之旅的第一句話。淑齡認不住問至祥,為何什麼都沒帶,就來祭拜。

至祥篤定地告訴淑齡,他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祭拜。他回頭看了一眼墓碑,在軍人公墓中,只有他的爸爸沒有照片,直到此刻,至祥哽咽了一下,淚水只是停在眼眶中。

在至祥的腦海中有一個永遠的畫面,海軍中校退役的父親,在至祥小時候,經商非常成功,留在至祥心中的父親永遠英姿挺拔,意氣風發帶著至祥上西餐廳吃牛排、去百貨公司買玩具。

活著的人遇到至親的死,才始終努力活下來,經過這次的掃墓之旅,至祥回到縱谷之家後,他開始積極找工作,為自己過活,現在的至祥是一名大門保全,他和父親一樣帥氣挺拔地工作。

「當我們擁有尋常才能遇見繁華,繁華過後依然尋常。」鄭淦元分享著,他說,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幫助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患者,是他的尋常,他總希望幫助病人恢復繁華,但事實上,對病人來說,真正的繁華是走入尋常。

鄭淦元說,自然形成的人際網絡,是身而為人最渴望的。「玉里模式」是與社區融合的連續性醫療服務,以醫療團隊為基礎,延伸到玉里鎮。學員在院外的職業復健訓練,一年約160至170名學員至鎮上工作,固定職場已達82處,包含居家打掃潛在職場超過200處。

鄭淦元說,最難能可貴的是,「玉里模式」深耕11年,玉里鎮的社區住民和學員保持著「尋常」關係,但總會多發一點點三節獎金,中秋節或耶誕節時,邀請身邊沒有家人的學員一起聚餐。社區住民不只是給學員工作,更接納了他們,讓學員過著平常的生活。(編輯:陳清芳)11103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