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推學習歷程 教師觀察:學生表現M型化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國教行動聯盟今天舉辦「108課綱回顧與前瞻」座談會,對於高中職推動的學習歷程檔案,教師發現學生表現和態度呈現「M型化」,教師很難顧及每一名學生。
教育部於108學年度正式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其中高中職一大變革是推動「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逐年記錄課程學習成果,並在111學年度起列入大學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
新北高工教師黃耀南今天在「108課綱回顧與前瞻」座談會上分享,108課綱立意良好,但在執行上仍出現一些問題。他以學習歷程為例,教學現場出現「M型化」,學習能力和意願較強、資源較多的學生,檔案豐富而多元;但一般學生乏善可陳,甚至連上傳都懶得上傳。
黃耀南表示,學生落差不小,高中職的生師比未改善,教師要全面輔助學生,實在有難度。他也提到新課綱推多元選修,高中職要開設1.2到1.5倍的課程,受到人力限制、學校規模等因素,學生不一定能選到想要的課。
今天受邀分享經驗的台北市華江高中許姓學生表示,在準備學習歷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製作簡報的能力變強,更積極地參與課外活動,也對未來更有目標。不過她也坦承,學習歷程和考招變革,確實讓壓力增加許多。
台北市建國高中校長徐建國表示,家長對108課綱有高期待,但往往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他建議課綱應該適度加回一些自然科時數,以因應國家發展需求。他也呼籲考試難易度要穩定、符合教育原理,不要一年特別難、一年特別簡單,影響考生準備各考科的意願。
徐建國也主張,可不限制每學期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的件數,當初是好意讓學生不要都擠在高3才準備,但高中3年的學習不是「等速度運動」,學生往往高1、高2比較模糊,高3才加速。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也關注學習歷程下的城鄉差距,他說,學習歷程表現和成長背景息息相關,優秀的父母親,就能提供越大的幫助,弱勢、偏鄉學生則相對缺乏資源。
國教行動聯盟監事長王立昇提到,有些學習歷程檔案並非學生自己努力而得,而是家長或補習班、甚至是私校幫忙建置,難以做到公平。許多人也擔心學生為了學習歷程,卻耽誤了基本學科的學習。
今天受邀出席座談會的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專門委員林琬琪表示,家長關心孩子,對課綱、考招的焦慮難免。尤其台灣各地差異大,連台北市內都有城鄉差距,難免有政府難以關注到的地方,須倚賴民間一起來反映,進而精進、調整政策。
對於教師人力問題,林琬琪表示,過去教師員額被行政院嚴格控管,去年開始已歸還國教署統籌運用,國立學校的員額已可逐步處理。至於每學期上傳學習歷程的件數,當初是考量須由授課教師認證,國教署後續有在討論,看是否能更有彈性。(編輯:陳政偉)11103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