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歲幼兒易遇挫折哭鬧 學者籲家長陪伴給肯定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9日電)信誼基金會今天公布親子情緒互動調查,發現幼兒3歲起易出現碰到挫折困難就鬧脾氣或放棄的情緒行為,學者建議家長可陪孩子發想解決難題的方法,並適時給予肯定。
信誼基金會於9月針對全台0至8歲孩童父母進行「親子情緒互動」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9093份。信誼基金會今天也舉行發表會,公布親子情緒互動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未滿3歲幼兒最困擾父母的情緒行為以「太累、想睡時會哭鬧」居多,比率達5成8,超過3歲以上幼兒最困擾父母的情緒行為則以「碰到挫折困難就鬧脾氣或放棄」最多,比率超過5成7。
調查也發現,面對居家防疫時,父母最擔心「缺乏運動與社交,擔心孩子身心發展與健康狀況」占比超過5成4;在幼兒男女比較上,則發現男孩社會化能力相對女孩晚,喜歡用打人或丟東西表達情緒、挫折鬧脾氣、在意輸贏、反抗生氣等表現,都是男孩比女孩高。
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雷庚玲表示,從調查中可清楚看見不同階段嬰幼兒的情緒發展變化,這都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家長不用太擔心,多抽時間和孩子相處,多觀察孩子的行為,便能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和需求。
台南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翟敏如指出,通常令幼兒感到挫折的原因,是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或努力後無法達到目標;家長可以等孩子冷靜下來,一同討論造成挫折的原因,陪著孩子發想解決難題的方法,或幫孩子把目標降低,並適時肯定孩子的努力,讓孩子有成就感,之後再逐步提高目標。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提到,孩子情緒問題和成長軌跡幾乎相符,孩子偶而有壞心情、發脾氣都是人之常情,建議父母放寬心,給孩子時間慢慢成熟,少點情緒,多點愛和包容。
張杏如也表示,挫折是人生中必然的,但台灣孩子面對挑戰的能力較差,可能是父母太害怕孩子跌倒、受傷、輸給別人,而父母的態度會讓孩子更害怕或選擇簡單的路走,這是父母需要留意的。(編輯:陳清芳)11012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