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癌友年砸百萬藥費為活命 台灣癌症基金會提解方

2021/10/7 11: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7日電)全台每年有11.6萬人罹癌,健保給付仍趕不上癌症新藥問世速度,許多癌友每年須花費百萬元藥費只為活下去。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成立新藥基金,由政府、癌友、藥廠共同負擔。

癌症自民國71年起高居台灣10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一年有多達11.6萬人初次確診癌症,平均每4分31秒就有1人罹癌。

隨癌症新藥問世,癌友有更多機會得以治癒或延長性命,但因藥價高昂,並非人人都負擔得起,即便新藥已陸續納入健保,但癌友的生命仍跟不上新藥給付速度,健保也面臨龐大財務壓力。

根據健保署統計,癌症醫療費用從103年新台幣782.69億元一路成長至2020年的1200億元,但仍有許多癌症新藥至今遲遲未納入健保。

王小姐46歲確診卵巢癌第4期,確診之初她先接受常規化療,半年後癌指數持續上升,為了陪2名年幼女兒長大,她選擇使用自費的癌症新藥,即便她和丈夫已是雙薪家庭,仍難以負荷高昂藥費,只能以房屋二貸換現金來籌治療費。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癌友確診初期的治療費用大多有健保給付,但隨病程進展,後續藥物即便有健保給付,條件也相當嚴格,許多癌友還是必須自費使用新藥救命,一年光是藥費至少就百萬元起跳,癌友只能在全自費用藥或無藥可用之間二選一。

蔡麗娟說,台癌近3年展開一系列癌症新藥可近性研究,其中有專家建議,應以健保體制外設置補充財源,透過病友部分負擔分擔治療費用;據調查,若能使用新藥,多達67%癌友願意以部分負擔方式,每月多負擔2萬元以上藥費。

蔡麗娟指出,英國為確保癌友都能接受治療,便由政府出資設置癌症藥物基金(Cancer Drug Found),2016年至2020年治療4萬9800名癌友,通過170種不同癌症適應症的82種藥物。

蔡麗娟呼籲台灣應參考英國經驗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mCDF),由政府、病友、藥廠多元參與機制,減輕癌友負擔、增加新藥可近性,同時可藉此針對療效仍有不確定性的癌症新藥蒐集「真實世界數據」,作為未來是否納入健保的參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不過,蔡麗娟坦言,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仍有3大問題有待解決,首先是病友權益,例如哪些藥物能納入、新藥適應症、部分負擔級距設置、如何保障弱勢族權;其次是運作面,包括這套體系如何運作,怎麼讓醫院就醫的民眾能夠進入這套體系;第3是制度面,像是法源依據為何、該由誰管理等。

蔡麗娟說,台癌下週起將舉辦3場工作坊,聚焦上述3大問題,盼替癌友及健保尋求解決之道。(編輯:陳政偉)11010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