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氮氣充寶寶米餅危食安 食藥署急補漏追流向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7日電)日前有業者以工業氮氣充填寶寶米餅釀食安危機,但因氮氣現為食品原料,每年用量、流向根本查無可查。食藥署近期開專家會議,決議改列食品添加物補漏洞,強化流向追查。
國內日前爆發不肖業者以非食品級氮氣充填寶寶米餅,引爆食安危機。實際上,氮氣在食品中運用相當廣泛,舉凡太空包洋芋片、咖啡包、茶包等都會用到,這次食安事件發生後,氮氣食安問題引發各界矚目。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魏文進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後,食藥署才驚覺竟有業者違規以非食品級氮氣充填食品,但因目前氮氣依法以食品原料管理,迄今無法掌握國內食品界實際用量。
魏文進說,事發過後,食藥署已針對10家米餅製造廠展開稽查,要求業者逐一提供氮氣來源,確認是否為食品用氮氣,並未發現有業者違規。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指出,礙於現行規定,食藥署根本無從掌握氮氣來源,因此日前曾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將氮氣改列食品添加物管理,未來業者需做查驗登記、建立追蹤追溯系統等,強化上下游流向管理。
廖家鼎說,氮氣本身是大氣環境中占比相當大的惰性氣體,由於安全性高,因此廣泛運用於食品工業填充使用,主要用來延緩零食、洋芋片氧化,維持食品品質,填充的氮氣大多在開封的一瞬間就會溢散掉,因此過去才以食品原料管理,管理強度較弱。
廖家鼎表示,因應寶寶米餅事件,未來氮氣除了將列入食品添加物管理,也將比照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標準,要求食品級氮氣純度須達99%、氧氣小於1%,相關草案預計今年下半年出爐,明年至112年上路。
廖家鼎強調,目前氮氣以食品原料管理時,即便違規也會給予限期改善,未來列入食品添加物以後,一旦發現違規就會直接依法開罰新台幣3萬至300萬元。(編輯:管中維)11004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