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天氣陰晴不定 專家籲小心稻熱病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2日電)3、4月入春,天氣易陰晴不定且日夜溫差大,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提醒,這樣氣候容易引發「稻熱病」,如再施肥不當病情會更嚴重,呼籲農民盡早防範。
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今天指出,台東地區1期水稻已於1至2月間陸續插秧完畢,時序進入春天,氣候逐漸回暖,但此時天氣易陰晴不定,常有鋒面南下,溫差大且有雨,易發生水稻「稻熱病」,這病害在全國水稻栽培區每年皆有疫情發生。
台東區農改場表示,「稻熱病」為水稻流行病,感染初期會在葉表形成墨綠色小斑點,逐漸擴大成兩端較尖的紡錘形病斑,中間呈灰白色,邊緣赤褐色,外圍有薄層黃暈,為「稻熱病」主要辨識依據。
「稻熱病」好發於溫差大且伴隨降雨的氣候條件,可在短時間內爆發疫情,發病週期僅4至5天,尤其是忽冷忽熱溫差大的環境下,會減弱稻株抵抗力;此時適逢有雨或清晨葉面露水停滯較久時,葉表水膜可促使病原菌發芽侵入植株。
另外,田間罹病嚴重程度與水稻栽培品種抗病力有關,而肥培管理不當則會促使病害發生情形更加嚴重。氮肥過多易使葉色濃綠,稻株徒長,導致植株柔弱,加速病勢發展 。
台東區農改場建議合理化施肥,肥培管理為「稻熱病」防治首要關鍵,調查每年病害較嚴重田區,雖已施藥防治但效果仍不佳,主要皆因氮肥過量造成植株柔弱。農友施肥時可依據植株生長情形及葉色酌量使用,避免促進病害擴展。
再者,掌握防治時機,近年學者研究指出,「稻熱病」初期感染主要為秧苗帶菌所致,因此,可於巡田時注意田間秧砧,若秧砧有病斑顯現時,一般約於2週內本田即可發現病斑,即可使用預防性藥劑以減緩病害發展。
若感染,要正確施藥,「稻熱病」多於植株下位葉發生,建議可以高壓噴藥機或高架噴藥車施藥,雖較為耗時,但防治效果最佳;若以植保無人機施藥,應低飛利用風壓撥開稻葉,以達藥效。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稻熱病」為水稻第1期作重要病害,若疏於防治,生長後期發生則容易導致穗「稻熱病」發生,將影響產量及品質。農友務必做好肥培管理及病害防範工作,以確保收益。
農友若有防治相關問題,請洽台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 (089-325015)或洽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069-880。(編輯:戴光育)11003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