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電廠增氣環差案 環保署初審通過
2021/1/7 11:59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7日電)環保署今天審查國光電廠增氣環差案,在國光電承諾下修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年排放量,並願意與龜山區各里討論空氣品質資訊揭露措施後,獲得環評委員認同,本案通過初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召開「國光電廠興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第4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提高天然氣用量)」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
開發單位、國光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主要為配合政府增氣減煤政策,增加燃氣發電並提高發電量,容量因數由原核定50%提升至70%,並申請全年相對於滿載運轉時數達6132小時;各項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仍控制在原核定內容以下。
本案最初審查時環評委員對空污排放量「很不滿意」,國光電廠表示,經修正後原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由427公噸下修為345公噸、硫氧化物年排放量自105.7公噸下修至18公噸,努力達到減少空污的要求。
現場桃園龜山區公所代表提到,當地里民仍然希望能公開空氣品質監測資訊,環委也認為應朝資訊公開、透明方式處理;國光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長張銘斌表示,空氣品質監測報告除了會交給環保局外,未來會與區公所及里長討論如何設置、揭露。
環委另外要求國光電廠提供氮氧化物「每日累積追蹤」具體作法;並補充95年至去年的放流水差異,研擬水質影響減輕對策;評估加強溫室氣體減輕措施,並監測植栽養護等,本案修正後通過初審。
張銘斌會後接受訪問時表示,因為需要增加的設備不算太多,因此預估施工期間不會太長,目標還是希望能在今年完成機組更新、併聯發電。
張銘斌說,國光電廠仍然是配合台電調度,因為機組起動時間較快速,在風力發電不穩定、或是傍晚太陽能發電過了之後,能做為「救援投手」。(編輯:方沛清)11001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