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大公衛:重症照護量能決定社交距離解封程度

2020/5/11 13:2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表示,當疫情受控制後,就可考慮解封,重症照護量能會影響社交距離解封程度和檢測分流,未來也建議將防疫演習納入常規。

台大公衛學院舉行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說明會,邀請學者分析最新疫情發展,以及對醫療體系造成的衝擊。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目前全球累積確診人數近420萬人,但致死率正在下降,康復率也有提升;這個疾病既像傳染病,又像慢性病,若處置不當,病人可能會從肺炎住院變成急性呼吸窘迫,增加重症照護負擔。

看各國疫情發展時,陳秀熙提到,可觀察流行病學指標,如死亡率、發生率和致死率,累積發生率在一段時間陡升後開始緩和,代表疫情受控制,就可考慮解封;日本北海道和伊朗原本曲線已趨緩,但又爆發另一小波流行,因此解封時要很小心社區流行有再爆發可能。

陳秀熙提醒,要解封時也必須考慮各國的重症照護量能,這會影響社交距離解封程度和檢測病人後如何適當分流;至於何時是解封時機,他建議累積發生率曲線持平2到3週,代表新增病例沒持續增加,這樣社交距離才能解封。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楊銘欽提到,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的門診量和住院量都下降,連帶影響醫院收入,甚至人員變動薪資也下降,當時單月門診量最多下降22%,單月住院量下降30%;今年第一季受疫情影響,門診量和住院量平均下降14%,以醫學中心下降幅度較大。

楊銘欽指出,在疫情後復原期,醫療院所應盤點院內人力物資、現金流量,如健保署暫付款不夠時,需向銀行貸款,同時將徵用病房或專責病房改裝為普通病房,並考慮引進新照護模式,同時建立醫療體系新常態,突破慣性並提高效能,加快步調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以因應新疫情。

台大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鍾國彪提到,健忘比疫情更可怕,在重啟與重建過程中要達成「更耐災的重建」,建議未來強化防疫準備,把「防疫演習」也納入常規,並儲備動員能量、整備抗疫物資,定期檢討演練。

台大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睿詒建議,可結合資通訊科技推動遠距慢性病照護模式,將遠距醫療從偏鄉延伸至慢性病照護,建立醫師與病患、親屬快速溝通的管道,既能減低病患實體就醫感染風險,增加照護即時性和覆蓋性,也能節省成本以提升住院照護品質。(編輯:管中維)10905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