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徵選最具影響力專書 人文社會7著作入選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4日電)科技部首次舉辦「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徵選,「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共7本書獲選,從莊子思想、階級如何影響教養到中國發展模式的變化,橫跨領域多元。
科技部為了表彰學者完成系統性且可長遠發展、反映時代意義的學術專書,今年首次舉辦「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徵選,由「自然科學及永續」、「工程技術」、「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四大領域分別進行,從188本研究專書選出20本。
科技部長陳良基今天在「人文及社會領域」評選結果記者會上表示,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構思1年多,希望可以營造一個平台,讓學者創新的發現、完整的論述,可以透過平台凸顯出來。雖然是第一次舉辦,但長期來說,希望也可以在學界發揮標竿功能。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林明仁表示,科技部過去10年來的計畫,已補助400本專書。本次收到大學校院、研究機構及學者專家等推薦研究專書總計108本,共找來30位學者專家進行二階段的評選作業,最後選出7本研究專書。
7本專書領域涵括文學、哲學、歷史、藝術、社會及政治等不同研究領域。
像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的教養問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藍佩嘉撰寫「拼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花費8年時間、訪問台北和宜蘭60個家庭,並在4個學校進行觀察,紀錄下五、六年級的台灣父母,養兒育女的焦慮感,以及日益加深的階級不平等,如何影響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教養策略。
近年來美中貿易戰加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也透過10多年研究歷程,撰寫成「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一書。從台商之眼出發,看待中國發展模式的近年變化,並將整個討論與全球政治經濟學結合。
另外5本為中央研究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石守謙的「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中央研究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的「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講座教授楊儒賓的「儒門內的莊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蕭高彥的「西方共和主義思想史論」以及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編輯:鄭雪文)10905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