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防疫情傳播 學者建議下修室內外集會人數標準

2020/3/30 13:4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0日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今天表示,大量減少人際互動、擴大社交距離可減少疫情傳播,建議台灣可再考慮下修室內外集會群聚人數標準。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舉行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說明會,邀請公衛學者說明最新疫情觀察與研究。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當疫情出現第一波流行時,可用小型封鎖,但若封鎖效果不好,就可能產生第二波流行,因此封鎖的時間和範圍很重要,如中國湖北武漢就封得太慢。

陳秀熙提到,台灣目前確診個案多是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相對較少,因此還處在安全環境中,但未來萬一出現第一波流行時,就要即時封鎖,以阻絕疫情擴大。

觀察各國防疫策略,陳秀熙表示,台灣屬於症狀檢疫策略,可減少大量快篩成本和醫療資源浪費,但也可能遺漏無症狀或通報不實、居家隔離不實個案;若是採取入境者全面檢疫、社區設疾病特區監測站的擴大檢疫策略,可找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者,杜絕社區爆發流行,但需較多人力物力。

如以邊際成本效益評估,陳秀熙指出,當快篩成本約新台幣1500元時,若要減少一名確診個案,擴大檢疫付出的成本高於症狀檢疫,但如果快篩成本能降到如韓國的600元時,擴大檢疫的成本反而會比症狀檢疫低。

詹長權指出,目前多數國家都在施行旅遊禁令,代表圍堵是有用的,但要避免疫情擴大,仍須找出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如美國、德國、韓國都採取擴大篩檢。

詹長權提到,大量減少人際互動、擴大社交距離也可減少疫情傳播,如新加坡就在餐廳部分座位貼上禁止入座的紅色貼紙,排隊得站在一定距離的格子內等,德國、法國、新加坡也都降低集會群聚人數,建議台灣也可考慮再下修室內外集會人數。(編輯:管中維)10903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