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購屋惹議 自律聯盟建議重大決策應事先揭露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5日電)兒盟在內湖購置辦公室引發熱議,學者認為購置穩定的辦公空間,不應予以苛責;自律聯盟認為這是一次機會教育,重大決策最好事先揭露相關資訊,讓捐款人知道。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日前被網友揭露花新台幣3.7億元在內湖購置辦公室,引發外界熱議。不少民眾更要求退捐,兒盟也召開記者會說明,希望有一個穩定的辦公空間,新據點也將成立兒童人權與兒少福利發展中心,推展更多服務。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王增勇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助人工作也是工作,社工跟一般勞工並無不同,提供勞動者一個辦公空間和穩定環境也是勞動權益的一部分,社福團體長遠規劃購置一個穩定的辦公空間,不應該予以苛責。
王增勇坦言,捐款人常認為捐款應該全部用在受助者身上,但這種想法不盡正確,顯示大家還停留著「你缺錢,就給你錢」的心態,隨著社會漸趨複雜,很多時候不是給錢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社工等專業人員協助,因此助人工作者的人事費用或其他管理等支出會有一定比例,捐款人可以做的應該是監督這些經費比例是否會過高。
對於大眾關心捐款怎麼被使用,王增勇認為,「這是好事」,此次事件也是一次教育社會大眾的機會,兒盟也應該讓大家知道買房的考量和必要性,社福團體若未將捐款挪作私用,買房並非濫用資本,至於房價是否太高等細節則可討論。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陳琬惠告訴中央社記者,從事服務的公益團體多半會希望擁有自己的房舍,因為辦公處所往往也是服務提供場所,更是社工與案主建立關係的地方,因此需要隱密安全、交通便利的據點,更不希望得時常搬遷。
觀察社福團體購置房舍的狀況,陳琬惠表示,通常有2種方式,一種是專案募款,另一種是當一般性捐款有盈餘時,每年提撥一部分做為基金,累積足額時再購置房舍,兒盟購置房舍雖符合相關規定,但第一時間未說清楚,才導致觀感不佳。
陳琬惠指出,雖然兒盟編列購屋基金在財報都有公開,但一般捐款人通常不會去看,購置房舍也算是重大決策,如能事先告知或與捐款人溝通,也許大家就比較能理解,這次事件對所有社福團體來說也是一次機會教育,有重大決策或大筆支出時,最好能事先揭露資金用途等資訊。(編輯:張芷瑄)10812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