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門進不去又沒廁所 身障者成分級醫療犧牲者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衛福部推分級醫療,希望民眾看小病不要往大醫院跑,但身心障礙聯盟調查發現,大部分診所無障礙環境不佳,缺無障礙廁所,掛號管道受限,連點字藥袋都難求,形同懲罰障礙者。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台灣醫療可近性非常高,政府積極推動分級醫療,鼓勵民眾先去居家附近的診所就醫。然而對於身障者來說,大部分診所是近在眼前、卻難以進入,導致分級醫療成為另類「懲罰」身障者的政策。
身心障礙聯盟與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今年8月由9名輪椅使用者擔任訪查員,探訪大台北地區的50家診所(33家西醫、10家牙醫、7家中醫)及31家醫院無障礙環境與友善服務現況。
結果發現,診所大門出入口僅有46%能讓身障者進入,有5成的診所內部室內走廊能使電動輪椅通行,但有24%室內走廊電動輪椅雖可通行,卻無法轉彎進入診間。候診與診療空間的部分,約有8成的服務台高度過高且無容膝空間。
滕西華說,身障者有相當高比例是老年人,且隨著候診時間拉長,病患都可能有上廁所的需求。但調查發現,約有18%診所不提供廁所給病患使用,若提供廁所多為一般廁所(76%),且通往廁所的通道過窄、廁所前的門檻、推拉門、未設置扶手、內部空間無法供輪椅迴轉為常態。
此外,診所也較少提供友善服務,訪查中僅10%提供多元掛號管道(網路、傳真、line)、26%提供聽障者筆談或手語翻譯等溝通服務、僅1間診所提供點字藥袋。
滕西華說,醫院的表現也有進步空間,有19.4%醫院沒有無障礙停車位,且有1家醫院的無障礙廁所不合法規要求;掛號、批價、領藥台也有16%沒有容膝空間。
滕西華說,更經常被忽略的更衣與檢查空間、提供可升降的檢查儀器或診療設備,更是有3成到近4成無法供障礙者使用。
至於多元掛號系統、電子布告欄或語音播報系統、聽障溝通服務等,調查發現,有10%至13%醫療院所未能提供,甚至連食藥署免費提供的視障者點字或圖形藥袋貼紙,絕大多數院所仍不知道或沒有提供此項服務。
本身也是障礙者的身心障礙聯盟常務理事劉金鐘說,有不少診所經營者認為改善無障礙環境要花很多錢或以出租房東反對改建當理由,但要做到無障礙出入口,只要用可攜式活動式斜坡板,不需要花大錢、也不需要大興土木,又能兼顧障礙者安全。
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呂鴻文以視障者經驗分享,相較於身障者,視障或聽障雖較沒有移動上的困難,但希望診所提供更多友善服務,如點字藥袋可讓病患知道吃藥的方式與時間,目前診所和醫院推動情形都不普遍,希望能改善。(編輯:張雅淨)10809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