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展 原民主題館小米粽飄香
2019/7/26 12:47(7/26 14:36 更新)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6日電)一年一度的台灣美食展今天開幕,原住民小米粽也現身展場。文史工作者黃俊明指出,小米粽可分為「祀納富」與「阿粨」2種,希望能透過展出讓民眾更了解原民文化。
2019台灣美食展26日到2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今年美食展打造美膳台灣、探索廚藝、美味食光、土地台灣及異國美食等5大展區。原住民族委員會以「台灣原住民族館-Ka^so'ay」參展,以小米為主題食材,讓大眾看見原住民族獨特的文化之美。
展區透過「傳遞知識、趣味體驗、推廣販售」3大主軸,在現場安排搗小米體驗活動,並設置「小米牆」,進一步介紹原住民小米從播種到收割的過程,及小米麻糬該如何製作等。
現場導覽的排灣族文史工作者黃俊明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早期小米其實分為糯小米與稉小米,糯小米在祭祀時才會使用,稉小米則是一般日常的主食,但因為稉小米口感不佳,現在已經比較少見。
黃俊明說,早期資源缺乏,嬰兒出生後容易夭折,如果出生滿2週,會用乾炒稉小米後再磨成粉,類似現在的奶粉,摻水攪拌後讓小嬰兒喝下,有著期盼小孩順利長大的意涵。
黃俊明進一步說明,原住民的「小米粽」其實分為2種,一種稱為「祀納富」,是排灣族語「隨便包」的音譯,以小米直接包裹食材,通常是獵人上山打獵時的隨身「便當」。
另一種叫做「阿粨」,要先將小米浸泡一個月發酵後,經過瀝乾、磨粉等程序,製作完成類似麻糬,再包裹食材,是早期用於祭祀的貢品。
原民會表示,這次還邀請原住民族農業特色商家,現場進行製作小米酒特調與小米阿粨等食品,提供試吃及選購,盼提升民眾對台灣原住民族飲食文化的認識。(編輯:張芷瑄)10807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