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增中風風險 沒症狀易被輕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0日電)心房顫動是容易引起中風的心律不整疾病,可能因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輕忽。心臟內科醫師黃群耀今天說,民眾可自行測量手腕脈搏,若有忽快忽慢、忽強忽弱狀況,可就醫檢查。
62歲張小姐平常喜歡和先生一起騎單車,日前因出現心悸、頭暈等症狀,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查。
北醫附醫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張小姐先接受傳統24小時心電圖檢測後,沒有檢測出任何心律不整的數據,後來建議張小姐配戴心電圖手錶接受14天的居家篩檢,果然篩檢出有心房顫動的現象。
黃群耀說,常見心律不整症狀如心房顫動,盛行率大概為全人口的1%至2%,且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發生比率也會逐年增加,65歲以上盛行率更高達5%至10%。
情緒、喝咖啡、酒精、自律神經失調、血管瓣膜病變等,都可能引起心律不整。黃群耀說,約7至8成患者的心律不整不會造成生活的威脅,但有2至3成的病人卻可能因心律不整產生嚴重併發症甚至猝死。
黃群耀說,例如心房顫動可能引起心臟衰弱,也比較容易產生血栓,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民眾若能提早偵測到心房顫動的發生,可依照醫矚服用抗凝血藥物及心律藥物,降低包含腦中風在內的中風風險。
傳統會使用心電圖檢測心律,不過,門診心電圖檢查時間很短,往往不容易抓到問題。另有24小時的心電圖機,但機器必須黏在身上一天,除了洗澡困難、行動也不方便,也常讓民眾覺得「做白工」。
黃群耀說,心律不整的檢查就像「官兵抓小偷」,由於心律不整出現的時機相當難預測,幸運的病人一天內可以檢測出來,但有些要1到2週,甚至是3個月以上才出現一次心律不整症狀,傳統的篩檢仍有限制性。
北醫附醫推出結合醫療系統且經醫療認證的專用心電圖手錶監測服務,民眾配戴手錶進行14天以上24小時居家篩檢,可正常生活、運動,不影響正常生活。系統應用人工智慧平台分析,加速檢驗流程。資料即時回傳,偵測到心律不整會通知北醫附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
心律不整未必有症狀,黃群耀建議民眾自行測量手腕脈搏,觀察跳動的次數和頻率。如果跳得太快、忽快忽慢、忽強忽弱,可能就有心臟的問題,應就醫檢查。
黃群耀也說,市面有些科技產品可偵測民眾的心跳、心電圖,但因沒有結合醫療資源,民眾看到檢測數據常會莫名恐慌,反而不利臨床診斷,建議民眾若有檢測需求,仍應尋求醫療資源。(編輯:翁翠萍)10712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