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十三行遺址特展 真人遺骸首度曝光

2018/1/25 18:53(1/25 20: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5日電)十三行遺址命名滿60年,十三行博物館舉辦專題展,回顧搶救發掘遺址過程,並展出十三行遺址出土的11件國家重要古物,包括一具真人遺骸,不過,因骨骼破碎,沒有研究遺骸性別。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陳春蘭今天表示,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交界的南岸。

考古學家多年跨領域的研究,確定十三行文化存續於距今1800年前到500年前,是北台灣史前時代的金石並用時代。遺址主人是目前台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1955年秋天,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觀音山上空時,發現飛機羅盤出現磁力異常反應,他以為發現鐵礦才影響羅盤運作。

1957年,潘克永找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學家林朝棨,會同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勘查,在地面上到處可見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土法煉鐵的遺跡。

陳春蘭說,林朝棨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後經考古學者石璋如帶領台大師生試掘,民國78年至81年間,因八里汙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引起各方注意,形成搶救遺址熱潮。

學者臧振華、劉益昌奔走呼籲並搶救發掘遺址,引發社會大眾討論經濟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觸發調整文化資產保存法令制度。

文化部前身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邀相關部會,確立遺址保留面積,其餘遺址面積被汙水廠覆蓋。遺址現場發掘出土超過280座的墓葬,顯示當時集居聚落的風貌。

陳春蘭表示,搶救過程發掘出極具代表性的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及與外族交易品,代表性文物為人面陶罐。出土遺物可瞭解十三行人善用自然環境資源、擁有多樣化的外來物件、具備精湛的製陶工藝、產製大量的煉鐵遺物。

博物館秘書錢曉珊表示,具時代意義的時刻推出「經典六十-十三行遺址特展」,完整呈現遺址命名以來,60年的發展歷程。邀民眾一起穿越時光隧道,重返過往聆聽十三行的故事。

特展26日開幕,四大展區包括50年代十三行遺址的發現、80年代社會動員參與遺址搶救,重現遺址考古搶救發掘,並公開台灣考古第一座出土墓葬與其隨葬品。

錢曉珊說,特展還有許多首次展出的文物,包括一具骨骼破碎的遺骸。博物館已經貼出提醒告示,希望觀眾回顧十三行遺址保存的歷史記憶,遺址蘊涵的人文精神與遺址保存的故事。

博物館希望藉由特展,瞭解文化資產對人類文化的影響,見證60年來,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與技術的演變,開啟台灣考古學與公眾的連結。10701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