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肺癌病人新增最多 不抽菸者擬納篩檢

2017/12/28 13:59(12/28 14: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8日電)國健署今天公布民國104年癌症登記報告,個案數則以肺癌及乳癌增加最多,由於空污、遺傳等因素與肺癌有關,未來擬推動不吸菸者肺癌篩檢,並強化乳癌篩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癌症登記報告,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受訪表示,男性罹患口腔癌、食道癌比率是女性的11.6倍與15.8倍,這些癌症均與吸菸、飲酒、嚼檳榔息息相關。

報告中另指出,104年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的發生人數都突破萬人;其中,患者增加最多的癌症為肺癌,共增加624人,乳癌增加591人居次。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台灣整體吸菸率雖已下降,但肺癌患者仍增加,因為危險因子對於肺癌的遺害長遠,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才會顯現,因此目前的肺癌患者可能是受到10至20年前的因素影響而罹癌。

王英偉說,肺癌危險因子除了菸害占7成以外,近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發現有1/4的肺癌死因是受空氣污染影響,因此國健署正與台灣肺癌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了解不吸菸者受到家庭遺傳、油煙、肺部疾病以及空污的影響,未來可能推出不吸菸者的肺癌篩檢。

至於乳癌方面,吳建遠指出,統計資料顯示,95年的乳癌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僅30多人,但104年已增加到73人,目前雖有提供乳癌篩檢、篩檢率約4成,但美國研究顯示,推動乳癌篩檢以後得歷經約20年,癌症發生率才會有明顯下降。

吳建遠說,乳癌有6大難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生孩子或30歲後才生第一胎;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因子,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患者。

吳建遠呼籲,預防乳癌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善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肥胖、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呼籲民眾定期篩檢。

根據104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的癌症時鐘快轉6秒,平均5分鐘就有1人罹癌,10大癌症排名和去年相同,由大腸癌居冠,其次依序為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

在性別方面,男性癌症前3名為大腸癌、肝癌、肺癌,女性則為乳癌、大腸癌、肺癌。10612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