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茶廠變身 文青打卡熱點
(中央社記者陳葦庭台北6日電)茶,是台灣飲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大溪老茶廠導覽員吳函豫表示,喝茶也可以很年輕,台灣農林整修大溪老茶廠,如今成為文青的打卡熱點。
台灣人愛喝茶,花蓮的蜜香紅茶,日月潭的紅玉,阿里山的高山茶、新竹的東方美人茶、貓空的包種茶等等,都代表著台灣各地不同的飲食及環境特色。
吳函豫說,為了讓年輕人重拾泡茶、喝茶的興趣,台灣農林在西元2010年整修大溪老茶廠,2013年底營運,不只是製茶廠和展覽館,更是文青們假日時最愛的打卡熱點。
他說明,大溪老茶廠最初是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開拓的製茶工廠,當時以日東紅茶品牌外銷歐美,台灣光復後政府接管,雖然不再使用日東紅茶品牌,但仍大量銷售紅茶到海外。
大溪老茶廠曾在1956年遭逢大火,故總統蔣中正下令重建,但是1979年開始,台灣茶葉價格在國際上逐漸失去優勢,大溪老茶廠也因為敵不過市場衝擊歇業,一直到2010年台灣農林重新整修,2013年底才以全新的風貌重現於世人眼前。
吳函豫表示,大溪老茶廠建築風格融合台、日、英式風格,一樓主要擺放歷史文件、製茶機具外,也保留了製茶的區域,不只是走進時光隧道欣賞文物,也能一睹製茶的過程,同時還能嗅到製茶時傳來的陣陣香氣。
大溪老茶廠的二樓則展示了早期使用的「檜木萎凋架」,地板還可見到過去使用的投茶孔,吳函豫解釋,早期沒有電梯,要把萎凋完成的茶菁送到一樓,就是利用這個孔洞,把茶菁投到揉捻機中。
茶葉萎凋的過程,自然通風和採光是一大要素,吳函豫說,大溪老茶廠的二樓的木窗櫺是文青們最愛拍照的取景地點,當陽光透過木窗櫺造成不同的光影變化,讓每張照片看起來都更有味道。
不只是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吳函豫表示,一樓販賣的茶也有所調整,不只提供試飲,也將包裝調整成小包裝或是茶包,旅客可以依自己喜好帶一件伴手禮,旅客買回家也不會有擔心喝不完的負擔。10608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