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燈塔復燈重返戰地 烏坵老兵故事多

2017/7/23 18:32(7/23 22:3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烏坵燈塔復燈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3日電)民國77年,原本打算迎娶女友的任誼峻,因調往烏坵而將婚事延後2年;今天,他帶著愛妻來到烏坵,算是彌補當年的延婚,也讓妻子了解當年他在這裡不是享福,而是過苦日子。

興建於1874年的烏坵燈塔,在民國43年因軍事需求吹起熄燈號。在鄉民高丹華等人的大力推動下,燈塔在黯淡63年之後的今天重新點燈、發光發亮。

復燈儀式今天在烏坵燈塔下方廣場舉行,任誼峻和其他民國50到70年代在烏坵服役的「老兵」李吉森、程長春、王依保、潘國雄等人一起見證了這歷史時刻。

任誼峻特別帶著老婆楊芬芳同行,他說,原本計劃77年10月結婚,沒想到當年9月臨時調往烏坵,早規劃好的大定改成小定,婚禮則是延後到79年11月舉行。

他說,利用這個難得到烏坵的機會,讓老婆知道,到這裡不是享福,而是過苦日子,婚期延後,有不得已的苦衷。楊芬芳靦腆笑說,她能諒解當時任誼峻的身不由己,她也正好趁機攻讀專科學校,也很高興能來烏坵初體驗,可惜停留時間太短了。

談到當年在島上的日子,任誼峻說,當時雖是步兵連連長,卻像是在工兵排,每天帶著弟兄檢石頭、灌漿、爆破石頭施作永樂公墓的擋土牆;今天他專程到公墓入口觀看紀念勒石,覺得十分感動,並向先輩致意。

82歲的王依保,這次和妻兒與媳婦一家4口回到闊別45年的烏坵。他說,60-61年間在烏坵擔任作戰官,整個島都走遍了;這次特別帶著家人來看看自己以前防守的地方。王依保研究古蹟維護的兒子王羣之說,從小父親就常述說烏坵的故事,而烏坵燈塔正在他研究範圍內,很高興能陪伴父親來圓夢。

嘉義東榮國小校長退休的潘國雄,55年到56年在烏坵擔任空軍通信兵,他說,由於師範學校的資歷,他身兼烏坵國小老師,人稱「阿兵哥老師」。一到六年級和所有科目,全由他一人包辦;11位學生中,現只有吳金財還在島上。近年潘國雄隨著高丹華回來過幾次,每次都會探望吳金財;今天師生再次聚首,說不出的喜悅。

李吉森離開烏坵也36年了。他說,由於一般人很難到烏坵,他在退伍前特別主動請調烏坵,在小坵小艇隊服役4個月後退役。今天在金星輪即將抵達烏坵時,他有點近鄉情卻;直到踩上了這塊魂牽夢縈的土地,他才覺得心中踏實起來。在從烏坵返回金門的船上,還高歌一曲「小坵之歌」,令袍澤動容。

與李吉森同在小艇隊的程長春,67年就來到這「外島中的外島」,為了這次重返烏坵,他昨天一大早來到金門,等著和其他「老兵」一塊到烏坵尋找回憶。

眾老兵說,烏坵燈塔重放光明,是所有烏坵老兵的共同心願。看到國軍精實,烏坵兵力有限,不少哨口已封哨,他們不勝唏噓說,大家的回憶都在這裏,如果烏坵成為了荒島,大家情何以堪?

不過,老兵認為,燈塔象徵光明,相信復燈後,會讓大家看見烏坵,烏坵的未來會像燈塔一樣充滿光明。任誼峻也說,烏坵守備隊隊徽上的燈塔光芒,也在烏坵燈塔重新點燈後,綻放如旭日般的萬丈光芒。10607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燈塔復燈達陣 娘子軍一路相挺功不可沒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