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慈濟50年 第四屆慈濟論壇台北登場

2016/10/1 19:0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日電)2016年「第四屆慈濟論壇」今天起連續2天在台北慈濟新店靜思堂舉行,廣邀全球知名宗教、哲學、與非營利組織等學者專家蒞臨參與,論壇主題「佛教普世性與慈濟宗門的開展」。

探討層面涵蓋「宗教學、管理學及全球化」,進而開展出「慈善志業、漢傳佛教、菩薩道、組織運作、理念弘揚」等內容,共同為佛教對當前社會的貢獻與價值,提出智慧與慈悲的論述。

「第四屆慈濟論壇」由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與慈濟基金會聯合舉辦,今年適逢慈濟創立屆滿五十周年,全球慈濟人在證嚴法師帶領下,秉持付出無所求的精神,力行人間菩薩道,值此歷史時刻,論壇以「菩薩精神」的高度、「慈濟宗門」的廣行,以及「慈善良能」的深化,建構佛法落實於現代社會的立體構面,呈顯現代佛教團體如何傳承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教法,以慈悲喜捨的入世行動,積極回應時代議題。

今年參與的學者之中,美國哈佛大學商業管理學院暨甘迺迪政府學院赫曼‧李奧納(Herman Dutch Leonard)教授表示,慈濟是一個以價值觀為導向的組織,在面對複雜且充滿驚奇的快速發展世界,「它的組織策略是能被環境所適應,且能適應當下。這個典型已超越了人道救援與發展的範疇」。

學者們認為,慈濟除了具有非營利組織的特色,更是以佛教精神為核心,落實佛陀「慈悲喜捨」的本懷。英國牛津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席龔布齊教授(Prof. Richard Gombrich)長期研究漢傳佛教,也關注當代佛教發展,他表示,慈濟是建立在佛教最根本的特點「悲憫眾生」上,特別是對那些極需要幫助的人。

龔布齊教授進一步指出:「慈濟精確地履行了佛陀的法,並且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行。但在佛教歷史中,這個教法卻經常被其他事項所遮蓋,這意味著慈濟著重實際行動多於理論」。

證嚴法師1966年創辦慈濟至今,秉承印順導師一句「為佛教,為眾生」的教誨,從慈善起步,對應著不斷變動的時代環境,及符合社會需求,進而推展到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與社區志工等四大八法,以愛鋪路啟發眾人善念,凝聚了個人對宗教信仰的虔誠,轉化為群體回饋社會公益的能量,全球五大洲都有慈濟志工的身影。

這樣一群龐大的志工力量,引起全球研究宗教的學者矚目,紛紛進行慈濟研究。「慈濟論壇」的開辦,邀請了來自全球各地宗教學者,除了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的專家學者,也邀請中國大陸漢傳佛教泰斗樓宇烈老先生,另外,還有來自尼泊爾的阿尼爾•釋迦法師、印尼伊斯蘭教習經院烏蜜.瓦黑達院長,共同見證大愛不分國界,也符合各宗教教義。10510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