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拔河斷手痛18年 疼痛治療減痛苦

2015/10/19 18: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每年10月第3個星期一為世界疼痛日。18年前參加拔河比賽遭斷手的楊先生,手臂雖接回,但神經受損,長年疼痛,苦不堪言,生活、工作大受影響,接受疼痛治療後才減輕。

1997年台北市政府拔河賽發生意外,楊先生的左手臂遭扯斷,手臂雖接回,但神經受損,形成「病態性神經痛」。他接回手臂出院後2個月開始,每天要忍受4到5次疼痛,忍痛心情不好,晚上難以入睡,只能看精神科、仰賴藥物助眠。為了改善,他聽信不少偏方療法,也做過神經阻斷手術,但始終難離疼痛。

疼痛嚴重影響生活,也影響工作,讓他一度萌生「乾脆把手切斷,一了百了」的想法,但醫師勸他,就算切斷手,也不一定可以改善疼痛問題。直到他一年多前接受疼痛治療,配合醫師評估和用藥,才將疼痛降到最低。

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主任林嘉祥表示,疼痛是身體一種保護機制,慢性疼痛最常見的部位是背部和關節,其次是頭部和頸部,原因多為脊椎及關節問題、創傷或手術。

他說,據統計,全台有超過70萬患者處於癌症或非癌症的慢性疼痛中,雖然疼痛是一種主觀疾病,但若輕忽,長期忍痛不僅將造成43%患者罹患中度至重度的抑鬱症,甚至每5名患者就有1名可能失去工作。

除了癌症疼痛之外,非癌慢性頑固性疼痛患者是指持續3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像是三叉神經、帶狀皰疹、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的痛楚,許多非癌疼痛患者和家屬長期受疼痛折磨。

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擔任抗痛大使,她2014年確診罹患腸癌,曾短暫用嗎啡止痛,讓她無痛抗癌,也迅速回歸工作崗位。

林嘉祥表示,免於疼痛恐懼,接受疼痛治療是人類醫療基本的權利,醫師也應共同打造讓患者免於疼痛的醫療環境,精確的疼痛評估及機制對病患很重要。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部部長謝宜哲表示,慢性疼痛患者臨床上需靠無痛醫療環境的推動,來達到疼痛控制的目標,第一步就是從患者「喊痛」即開始治療,期許未來透過台灣有更多醫院投入「無痛醫院」的認證,讓患者不必再忍受疼痛。

每年10月第3個星期一為世界疼痛日,民眾若有疼痛困擾,應落實抗痛三有:有痛、有講、有治療。10410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