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民歌40年 台灣四五年級的回憶

2015/7/18 09:57(7/18 11: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民歌在大陸系列報導之四(中央社台北18日電)今年是台灣校園民歌40年,月前民歌40演唱會在台灣舉辦多場,吸引數萬4、5年級生進場回味記憶中的旋律。如今民歌到中國大陸傳唱,民歌精神開始影響中國大陸。

這場將在18日於上海登場的民歌演唱,除了有蘇芮、齊豫壓陣,潘越雲、葉佳修、李建復、王夢麟和南方二重唱也將登台演出。主辦單位還邀請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第2季總冠軍李琦和季軍萱萱參與,象徵傳承精神。

1975年6月6日,「現代民歌之父」楊弦在台北市中山堂「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運動滋長萌芽,當時國內社會面臨退出聯合國及解嚴前的沉悶局面,由青年學子主導的民歌運動,在政經局勢動盪的社會風氣下成功崛起,找尋自我定位及價值。

民歌運動風靡全台,1980年代是全盛時期,民歌的清新曲風,串起台灣社會情緒,抱著吉他自彈自唱,展開台灣樂壇的文藝復興運動,創造一段美麗時光。

1977年,全台各大專院校的「金韻獎青年歌謠演唱大賽」登場,帶領校園民歌風潮,參與金韻獎比賽的歌手和創作者影響1980年代後的台灣流行音樂,包括陳明韶、齊豫、王海玲、王夢麟、李建復、鄭怡等人。民歌歌曲持續傳唱至今,深植在台灣民眾記憶。

「有一次聽到一名福建的6歲兒童在我面前自彈自唱外婆的澎湖灣,我覺得大陸的時機已經到了」葉佳修先前受訪時說,他發現很多大陸流行歌曲已從過去談情說愛,逐漸改變為反映時事,這是民歌對社會很正面的影響。

1970年代在台灣校園興起的民歌運動,清新曲風與時事關懷為華語歌壇創造美麗時光,展現台灣音樂生命力,現在透過民歌傳唱,除讓台灣4、5年級生重溫音樂回憶,如今也可望在中國大陸社會開啟一波新的啟蒙運動。10407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民歌40經典再現 傳唱兩岸深植民心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