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糧荒 基改食品非萬靈丹
基改食品專題(中央社記者徐梅玉約翰尼斯堡26日專電)非洲聯盟宣布2014年為糧食安全年,期許2025年時非洲已沒飢荒。不過,是否只有推動採用基因改造食品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成為眾多學者與科學家爭論的議題,意見分歧。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2014年報告顯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Sub-Saharan Africa)49國、大約8億2000萬人口中,2012至2014年有2億1410萬人營養不良,代表糧食長期歉收造成飢餓,幾乎等於每4人中就有1人情況很糟糕。
世界銀行(World Bank)表示,糧食歉收主因是96%的非洲傳統農業倚賴降雨量與氣溫,靠天吃飯。然而全球暖化非但致使降雨量減少,造成乾旱,且加速病蟲害,導致人民主食玉米與穀類收成下降。
事實上,非洲農作物須增加14%才能應付人口成長速度。
多年來,多位非洲政治家呼籲利用基改食品抗旱、抗蟲害特性,作為解決糧荒最好的選擇。2012年的非洲農業會議中,有24國同意採用基改食品。
美國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Monsanto Co.)非洲負責人米契納(Brandon Mitchener)表示,目前已有8個國家接受基改食品,包括南非、埃及、蘇丹、布吉納法索、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莫三比克。
肯亞前農業部常任秘書基歐米(Romano Kiome)說:「只要保護農產品,例如抗蟲害與乾旱,所花費的成本比過去傳統農業來得低,肯亞必定會推動基改食品,用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存量。」
香蕉是烏干達人民主要水果。2001年香蕉嚴重歉收導致人民恐慌。最後經由基改,香蕉恢復產量,解決問題。
南非是非洲基改食品龍頭老大,為全球第8大基改食品王國,總計有290萬公頃農地生產基改食品。法令嚴格規定只有攸關人民主食與民生的白玉米、黃玉米、黃豆與棉花等4種農產品允許基改,其產量占總產量比率分別為80%、55%、85%與98%。
次要農產品,例如水果與蔬菜,則一律嚴禁基改,藉此平衡基改與非基改農產品市場。
中央社記者採訪非基改農場主人雷魯(Johann Le Roux)時發現,由於正值南非冬季,原本種植向日葵的20公頃農地上,一片枯黃。
雷魯表示,他是家族中第16代農夫,血液中流著愛護土地與敬愛大自然的基因,所以同時採用大棚與傳統耕種兩種方式。
他說:「唯有尊敬土地,土地才會尊重人類,子子孫孫才能有健康農產品可吃。」
他拿出1顆比橘子還大的自家大蒜,證明只要正常施肥除草,連大蒜都可以長得十分壯碩,並不需要基改。
「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lliance for a Green Revolution Africa,AGRA)主席卡利巴塔(Agnes Kalibata)原為盧安達(Rwanda)農業部長。在部長任內,她有鑑於農民因道路太差導致高達3成產品於運送途中損失,頗為可惜,而大力投資改善基礎建設,成效非凡。
她說:「非洲某些國家農作物產量其實足夠人民食用,只要願意投資改善基礎建設即可,並不需要購買昂貴的(基改)種子。」
AGRA認為改善土壤品質、擴充水源與提高工作效能,照樣可以豐收,完全不必倚賴基改種子。
非洲部分農作是否需要基改,除了考量各有利弊外,還需視各國政府決策。
若某些國家全面排除基改,政府就必須改變傳統耕作方式,例如興建水利灌溉、採用大棚或溫室栽種,減輕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農作歉收情況。但初期投入成本高昂,並非每個政府都可以負擔,恐有實際執行困難。1040627
- 2015/06/28 19:05
- 2015/06/28 18:56
- 2015/06/27 09:06
- 非洲糧荒 基改食品非萬靈丹2015/06/27 09:06
- 2015/06/27 09:05
- 2015/06/27 09: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