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青少年酒興 基因和同儕影響

2015/2/12 21:21(2/13 09: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12日電)國內研究發現,體內有2種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型,會讓喝酒後體內乙醛增加感到不舒服,減少青少年期酒精攝取,但成年後保護力消失,取而代之是同儕影響。

國立陽明大學教授陳娟瑜的研究團隊長期關注兒童、青少年飲酒習慣及影響,研究對象是大台北地區孩童,從國小追蹤到國中,分析曾喝飲酒的496名孩童,探討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及同儕社交網絡與飲酒行為相關性。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為堅說,這20年來,青少年飲酒情形日益普遍。2004-2006年間,國中生飲酒比率從13.97%上升至18.08%,高中生則從13.51%上升到26.08%,這是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陳為堅研究團隊接續陳娟瑜研究並分析發現,曾飲酒的兒童在青少年時期是否會繼續喝酒,與少年所帶有的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型和少年在社群網絡所占位置有很大的關連,而基因的保護效應隨青春期發育成熟而減弱。

陳為堅說,酒精代謝基因有2個,分別是「酒精去氫酶1B(ADH1B)」和「乙醛去氫酶(ALDH2)」。喝酒後,酒精最先被ADH代謝成乙醛,接著再代謝成乙酸(或稱醋酸)。

他說,ADH1B變異型會加速酒精代謝到乙醛;ALDH2變異型則會減慢乙醛代謝成醋酸。不過,這2種變異型都會讓喝酒後體內乙醛濃度增加,並感覺不舒服,因而可能減少酒精使用,被稱為保護因子。

他提到,亞洲族群中,常見帶有這2種變異型者。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說,酒精代謝基因的變異型確實會減少青少年日後喝酒機會,且ALDH2變異型的保護作用比ADH1B變異型更顯著。但保護效力僅在青春期早期看得到,青春期中後期就不明顯,此時可發現若在同儕間扮演「溝通橋梁」角色者,較容易會持續飲酒。

陳為堅指出,喝酒會對兒童、青少年造成生理、心理傷害,政府單位應該更積極介入,讓孩子遠離酒精環境。這項研究獲刊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藥物和酒精依賴(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104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