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進士展 一窺科舉制度影響

2014/12/17 17:0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7日電)一項台灣進士專題展明天將在佛陀紀念館揭幕,展出上百件清代台灣進士相關歷史文物,一窺科舉考試制度對兩岸的深遠影響。

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明天將在佛陀紀念館登場,展至明年元月18日。

這項展覽共分4部分,由120餘塊展板組成。內容包含科舉制度在台的設立與發展、進士題名碑拓片展示、知名台灣進士介紹與作為中華文化主脈的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等,再現台灣進士風采。

現場並展示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林中,清代全部33名台灣進士的拓片與大小金榜等史料。

北京市台聯會副會長鄭大中午在高雄出席展前記者會。他表示,科舉制度有1300多年歷史,對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各層面都有深遠影響。高雄展出中的鳳儀書院200年,也是科舉制度留下的足跡。

鄭大說,科舉制度雖於1905年廢除,但透過考試拔擢人才的方式影響深遠,例如學生的考試、公務員考試都是源自於此。

鄭大表示,不少台灣進士在甲午戰爭前後表現出氣節,也發生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些在這次展覽中,都可略窺一二。

他表示,台灣首位進士是鄭成功部將陳永華之子,最後一位進士是汪春源,也是現任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長汪毅夫的曾祖父,正率大陸各省台胞聯誼會在台參訪,明天將出席這項展出開幕典禮,並順道拜會星雲大師。

清代福建書院共興建147所,台灣就有31所,福建及北京更為進京趕考的台灣學子興建會館,可當年社會對科舉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會長蘇進強指出,科舉等同各級學校的聯考,展覽從文化高度看同根同源,深具文化及學術等多重意義。10312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