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普就職前夕 美國取代中國躍升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2025/1/20 09:01(1/20 15: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0日專電)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今天宣誓就職,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發布分析報告指出,美國已超越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為川普政府提供新的跨大西洋貿易合作基礎。

隸屬經濟與氣候保護部的「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在美國舉行新總統就職典禮之際,發布針對德國對美、中貿易的分析報告。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數據,GTAI預估2024年德美貿易總額達2550億歐元(約新台幣8兆6500億元),德中則是2470億歐元,美國將取代中國自2016年以來連續8年第一的位置,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雖然中國仍是德國第一大進口國,但進口額較2023年微幅下降0.6%;同時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進一步萎縮,下降幅度達6.4%。

GTAI分析德國對中出口下滑主因,包括中國經濟復甦乏力、產業升級導致中國對進口德國高附加價值產品需求減少,以及德國部分企業採取「中國+N」戰略,為降低風險將中國工廠外移至東南亞國家,以越南為例,2024年德國自越南的進口即增長了11.6%。

報告也援引歐洲商會的說法指出,很多企業同時採取「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地化策略,同時在東南亞增設工廠,會導致低效的雙重結構。

此外,德國海外商會(AHK)觀察,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在2024年降至歷史新低,這與中國的房地產危機、地方債務問題以及與美歐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有關。

去年5月,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專家馬蒂斯(Jürgen Matthes)受「明鏡週刊」(Der Spiegel)採訪時已提到「德國正遠離系統性競爭對手中國,轉向跨大西洋合作夥伴」的現象,將改變德中與德美貿易的消長。

聯邦政府在2023年推出的第一份「中國戰略」(China Strategy)寫明,對中貿易應採取「去風險但不脫鉤」原則;當前德國中間與主流政黨也都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認為涉及德國戰略或商貿核心利益的領域,必須限縮中國影響力。

近年柏林當局逐漸意識到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會讓自己在美中等大國博弈中陷被動處境。

而與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復甦乏力形成對比,美國經濟在拜登政府多項投資政策的推動下持續增長,對德美貿易產生直接影響。

2024年,德美貿易總額比2023年增加0.8%,美國躍升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GTAI認為,德美貿易升溫得益於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例如「降低通膨法案」(IRA)、制裁中國晶片以及基礎建設的大規模投資計畫。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這些刺激政策促使電動車電池、半導體等關鍵製造業回流美國,並帶動美國對德國高附加價值產品如機械設備的需求,使雙邊貿易關係更加緊密。

然而,隨著川普重新入主白宮,美中貿易局勢可能進一步緊張。報告結論指出,德國企業將在供應鏈重組壓力下,繼續發展「近岸外包」(Nearshoring),將部分生產轉移到波蘭等鄰近國家,分散川普政府上台後可能帶來的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編輯:田瑞華)11401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上任 台灣產業界:區域製造不會改變須跨足歐美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