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驚豔台灣咖啡豆3 / 從育種到杯測 台灣咖啡莊園的品牌路

2023/12/17 11:27(12/17 13: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官方首名杯測師劉千如說,現在台灣咖啡農很多具備杯測能力、考取杯測師、成為講師,從而懂得推什麼品種好,分辨栽培、後製做得好不好、要賣多少錢等。(花囍田咖啡莊園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官方首名杯測師劉千如說,現在台灣咖啡農很多具備杯測能力、考取杯測師、成為講師,從而懂得推什麼品種好,分辨栽培、後製做得好不好、要賣多少錢等。(花囍田咖啡莊園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100年多前,台灣就有在種咖啡了,走過日治時代,咖啡產業沒落,又在921震災後振興,如今台灣咖啡豆雖然年產僅906公噸、全國市占率僅2.25%,卻如同台灣黃豆、國產小麥、日月潭紅茶一樣打響知名度。台灣人均咖啡飲用量亞洲名列前茅,不僅咖啡職人投入並在國際賽事表現不俗,黑金商機也吸引青農投入種植,從古坑咖啡到阿里山咖啡,台灣咖啡豆擦亮品牌走精品路。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7日電)台灣咖啡產業走精品路線,就像法國葡萄酒講究風土和工藝,由於返鄉的咖啡農增加,年輕一代也投入杯測及打造品牌,快速提升質與量,消費者喝到喜歡豆子可以拜訪莊園,可說是很幸福的事。

台灣開始栽種咖啡樹,已是100多年以前的事。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副場長邱垂豐說,早在日治時代,1902年田代安定就在恆春創設殖產局。

1917年農業部嘉義農事試驗分所就以阿拉比卡作為主栽培品種試驗研究、栽種;1932年日本圖南株式會社接手,擴展至雲林古坑荷苞山進行經濟栽種,從台灣東部像是花蓮瑞穗,早在日治時期也有試種。

在日本技術、資金撤出後,1972年因為考量台灣咖啡豆生產成本高、進口咖啡豆量大價格競爭等因素,當局擔心鼓勵栽種後恐怕滯銷,所以改採「不鼓勵、不限制、不輔導」的三不政策,台灣咖啡產業就此停滯30年。

921大地震災後重建,反而為台灣咖啡文化復興帶來契機。邱垂豐說,為重振地方發展,當時的農委會(農業部前身)推動「一鄉鎮、一特產」,就像南投縣魚池鄉發展紅茶,國姓鄉咖啡產業也做了起來,並鼓勵青農返鄉,

他說,當時的重點是栽培人力,市場上已有烘焙師,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就投入「栽培管理、後製技術、防病蟲害、咖啡評鑑」四大領域的人才培育,接著安排人才到產業界輔導,在產區舉辦評比活動,引導提升品質與規模量。

官方首名杯測師劉千如就是政府當年花費新台幣10萬、20萬元培育的,她除了報名國際咖啡品質協會(CQI)在台開設的課程,也派往中、南美洲考察、學習國際咖啡評比、競賽等實務運作。

官方首名杯測師劉千如說,台灣咖啡豆有多元果香風味,酸值、甜感佳,所以驚豔國際評比舞台,建議可買不同產區1/4磅小包裝品鮮,探詢最對自己味的豆子。(劉千如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官方首名杯測師劉千如說,台灣咖啡豆有多元果香風味,酸值、甜感佳,所以驚豔國際評比舞台,建議可買不同產區1/4磅小包裝品鮮,探詢最對自己味的豆子。(劉千如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劉千如說,過往約10幾年以前的農民,沒那個自信可以站出來說自己的豆子是什麼味道、風味或是分類,現在他們學習杯測、成為杯測師,這已是基本能力,甚至可以當講師,如此一來,就懂得推什麼品種好,分辨栽培、後製做得好不好、要賣多少錢等。

她說,現在像是阿里山的方政倫、古坑草嶺嵩岳咖啡莊園的郭章盛,都是20年前就在栽種咖啡又比她資深的講師,他們經營方式各有不同,方政倫參與國際型比賽,日治以來的第三代咖啡農劉易騰則主打教育訓練、文化歷史導覽等。

新一代返鄉栽種咖啡的林貝珊,非常喜愛咖啡,她說,2016年跟先生一起投入咖啡栽種,除了組成古坑當地最新、規模較小的20名成員的咖啡產銷班,也自創品牌「花囍田莊園」,栽種面積3甲多、有3500株咖啡樹。

花囍田咖啡莊園的林貝珊(前右),算是最新世代投入咖啡的返鄉青農,投入7年多來,莊園步上軌道,期盼再過3年運作會更成熟,預計可以咖啡品牌銷售為生。(花囍田咖啡莊園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花囍田咖啡莊園的林貝珊(前右),算是最新世代投入咖啡的返鄉青農,投入7年多來,莊園步上軌道,期盼再過3年運作會更成熟,預計可以咖啡品牌銷售為生。(花囍田咖啡莊園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2017年遇到劉千如後,夫妻倆展開田間管理、後製(日曬、水洗、蜜處理)、杯測學習、咖啡萃取等一系列為期3年的完整學習。

還參與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的「參與式育種」,班員每年都做DNA檢驗計畫,驗出來可確認品種,以此找到最適合產區栽種的品種去育種,產銷班、「花囍田咖啡莊園」栽種鐵比卡、SL34、藝伎、黃波旁等,種植在中、高海拔的風味多元,花香、果香的調性都蠻好的。

不同於以往1年做2次試驗肥,經輔導改為1年4次,包含在開花期、萌芽期、小果期到大果期,分4個階段施用複合肥,果實甜度、風味、果香都提升很多。自己還期望未來能打造花囍田專屬的後製室,隨時精進咖啡風味。

誠如劉千如說的,技術導入後,農民調整後製作法,做出自家獨有的咖啡豆特色。林貝珊就說,後製使用厭氧發酵,將黃波旁做成日曬豆,取名「幻想家」,風味跟別人不一樣,有著比較濃郁果香,帶有葡萄、香檳葡萄酒香味,甜感像甘蔗,有點像鳳梨、水果軟糖的調性。

看著這10年來台灣咖啡快速進步,劉千如還有遠景,她說,台灣咖啡農仍然很辛苦,總希望能再做些什麼,讓台灣精品咖啡產生變化,例如增加產量等,進而能進入咖啡門市銷售,讓咖啡農可以專做咖啡,咖啡不再是兼作的作物。

茶葉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預計,2030年國內咖啡消費量可望從目前4萬多公噸增至5萬公噸,國產咖啡豆產量也將從目前的906公噸(產值6.2億元),增至1200到2000公噸,栽種面積從目前1167公頃,增至1600到2500公頃。

對此,林貝珊自信地說,投入7年多來,營收7成來自「花囍田咖啡莊園」,另3成靠種短期葉菜增加收入,再3年,運作會更成熟,預計可以品牌銷售維生。1121217(編輯:陳清芳、管中維)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希望咖啡農能專做咖啡,讓咖啡不再是兼作的作物,因此鼓勵擴大規模,預計2030年國產咖啡豆產量將從目前的906公噸(產值6.2億元),增至1200到2000公噸。(花囍田咖啡莊園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希望咖啡農能專做咖啡,讓咖啡不再是兼作的作物,因此鼓勵擴大規模,預計2030年國產咖啡豆產量將從目前的906公噸(產值6.2億元),增至1200到2000公噸。(花囍田咖啡莊園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2年12月1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驚豔台灣咖啡豆4 / 高海拔原鄉種出精品豆 咖啡農放眼國際盃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