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融時報:美國今年進口中國貨比重將跌至50%以下

2023/6/5 15:05(6/5 15: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商品占美國從亞洲國家進口製成品的比重,今年將跌至50%以下。圖為美西長堤港口。(美聯社)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商品占美國從亞洲國家進口製成品的比重,今年將跌至50%以下。圖為美西長堤港口。(美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隨著西方國家的公司將業務遷離中國,美國來自亞洲的低成本進口中,中國的比重今年將跌至50%以下,是10多年來首次。

報導指出,芝加哥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編制的年度回流指數顯示,美國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加上美國買家對價格趨於敏感,美國正從中國以外成本更低的亞洲其他國家進口。

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商品占美國從亞洲國家進口製成品的50.7%,較2013年的近70%顯著下降。

報告的作者之一波西(Patrick Van den Bossche)表示,美國從低成本亞洲國家(不包括日本和韓國)的進口中,中國的比重到今年底「肯定」會下降到50%以下。

報導又顯示,中國對美出口下降的同時,美國從越南的進口在過去5年成長1倍,在過去10年成長了2倍。印度、台灣和馬來西亞在美國進口亞洲產品中占更大比重。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隨著生產商將製造業務遷離中國,美國從越南等其他國家的進口正在增加。

報導指出,最初驅動製造業務遷離中國是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時代,具有保護主義色彩的商品關稅,以及中國勞動力短缺推高工資和成本。

但在拜登政府上台後,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貿易隔離加速,從先進半導體技術到北京威脅台灣等議題引發緊張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推行經濟安全議程。

波西表示,美國的一些新法律將繼續導致更多投資從中國轉移至美國和墨西哥,如半導體製造業和電動汽車電池行業。

他指的新法律包括「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和「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等,提供補貼及鼓勵企業將業務遷至北美。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在3月一份報告表示,中國勞動力成本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人權問題,促使其他國家公司減少對北京作為世界工廠的依賴。

報告指出,美國進口來源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家、印度和墨西哥。

報導又表示,據加拿大物流技術集團笛卡兒(Descartes)表示,在美國的貨櫃進口總量中,中國的比重已從2022年2月42.2%的高峰下降至今年3月的31.6%。而這還是在中國防疫鬆綁重新開放後,比重較稍早有所回升下的數字。

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印度和泰國的比重分別小幅增長至4.1%和3.8%。

一些中國製造商也放眼更遠的地方,擴大在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業務。熱水器生產商廣東萬和新電氣表示,將在埃及和泰國設立生產基地,以應對美國客戶的需求。

與非洲地方政府合作經營製造工業園區的昇非一體化產業園(Arise II)中國區總經理吳俊傑表示,非洲及其他地方的勞動力供應巨大且仍在成長。

不過,波西表示,以化工產品為例,中國製造的化工產品能被其他地方確實取代的比例有限。(編輯:陳沛冰/邱國強)11206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