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疫情陰霾 經部估百貨公司去年營業額可望創高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5日電)擺脫疫情陰霾,百貨公司去年前11月營業額衝上新台幣3537億元,超越疫前水準,營收占比重回綜合商品零售業首位;經濟部統計處預期,在耶誕、跨年等節慶消費商機及邊境開放帶動下,全年營收將再創高。
百貨公司屬於綜合零售業型態中的一種,向來是反映民間消費指標之一,統計處今天發布產業經濟統計簡訊指出,2014年營業額首度突破3000億元,平均每年成長3%,在綜合商品零售業中,營收占比始終居首,僅2020、2021年受COVID-19疫情衝擊,營收被便利商店超越,落居第2,呈現2年負成長。
不過,2022年因國人疫苗施打率提高,生活樣態漸回常軌,百貨公司前11月營業額衝上3500億元大關,達3537億元,超越疫情前(3235億元)水準,營收占比達27.8%,重居綜合商品零售業首位,年增率在低基期下回升至15.8%。
統計處預期,在耶誕、跨年等節慶消費商機及邊境開放帶動下,全年營業額將再創新高。
Outlet(暢貨中心)為近幾年崛起的新百貨模式,具有購物、美食、休閒、娛樂與觀光的複合型功能,占地面積較廣,大多設立在稍偏離都會中心地段。
統計處分析,近年除2021年因三級警戒重創營收表現外,2019至2021年平均每年成長9.3%,優於整體百貨公司0.2%,2022年1至11月營業額年增幅高達45.3%,也高於整體百貨公司的15.8%,顯示郊區主題式購物商城已成為百貨商機的新藍海。
至於消費者支付方式,根據統計處觀察,2021年以信用卡支付占61.0%最高,現金支付占15.5%次之,兩者合計占76.5%,較疫情前下滑10.3個百分點;另行動支付占11.6%,較疫情前增加7.4個百分點,顯示除因疫情醞釀出低接觸的生活型態外,也呼應業者近年推動數位轉型成果。
統計處進一步指出,百貨業者不僅強化網路銷售,也加速開發自營行動支付,並搭配會員點數回饋機制,順勢帶動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占比不斷攀升。
攤開近年各國百貨公司營運情況,去年1至11月美國、台灣、南韓營業額均已回到疫前水準,分別年增1.3%、15.8%及12.7%,僅日本受網購及平價商店等不同業態崛起,百貨公司規模逐漸式微,營業額雖年增13.6%,但較疫情前仍減少13.6%,更未達1991年巔峰時期的一半。(編輯:趙蔚蘭)1120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