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前10月房租創25年最大增幅 學者憂通膨添一把火

2022/11/27 11:42(11/27 19: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通膨壓力持續籠罩台灣,房租也持續走高,今年前10月創下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學者指出,房租原本是穩定CPI的力量,未來恐成墊高通膨的助力。圖為待租的店面。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1年11月27日
通膨壓力持續籠罩台灣,房租也持續走高,今年前10月創下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學者指出,房租原本是穩定CPI的力量,未來恐成墊高通膨的助力。圖為待租的店面。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1年11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7日電)通膨壓力持續籠罩台灣,除了外食費高漲,房租更持續走高,今年前10月創下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漲租潮山雨欲來。學者更指出,房租原本是穩定CPI的力量,未來恐成墊高通膨的助力。

過去兩年,台灣房市在資金狂潮簇擁之下,迎來火熱榮景,房價一飛衝天,直到今年中央銀行接連升息,市場才回歸冷靜。

然而,房價飆漲的副作用剛開始發酵,觀察近幾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統計,權數高居物價統計之冠的房租,一改長期平穩的態勢,迅速走揚且斜率陡峭,今年前10月年增率衝上1.58%,創下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指數106.89更寫下創歷史新高。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房租漲勢才要開始 物價上漲壓力難降

房租上漲不只體現在數據上,更切實出現在小老百姓的生活中。今年以來,「房東喊漲」、「租金調漲」已經成為各大論壇、新聞媒體上的熱門關鍵字。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點出這波房租上漲的3大原因,一是央行接連升息,房貸支出攀升,房東為了轉嫁成本而調漲租金;二是輸入性通膨嚴重,房東漲租以反映當前物價情勢。

第三,政府推動租屋透明化,部分房東以前不報稅,現在需要報稅,額外的稅費成本便呈現在租金上。

「這波租金上漲恐怕還沒告一段落。」徐佳馨坦言,以雙北市來看,租金投報率多落在2%上下,但央行升息腳步還沒停止,後續銀行房貸利率可能破2%;從房東的角度來看,租金投報率超過房貸利率才合理,也就是說,未來還有漲租空間。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也說,租賃契約通常以年為單位,因此房價上漲連動到房租調漲,會有段時間落差;今年第1季房市還很熱絡,第2季才降溫,這意味今年下半年直到明年第1季,房東都可能陸續漲租。

吳大任說,過去租金維持平穩很長一段時間,但這波房價上漲之勢非常猛烈,帶動房租走揚;由於房租占CPI權數很高,原本是穩定CPI的支柱,未來可能轉為推升通膨的力道。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居住成本高昂未如實反映? CPI統計方法引論戰

今年CPI漲幅持續在2%至3%的偏高區間波動,仍被民眾抱怨數字失真,現實生活感受的通膨程度遠不只如此。

不只民眾質疑,從中央銀行發布的第3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可以發現,對於房價、房租與物價統計的關係,央行內部也引發鷹鴿論戰。

鷹派理事指出,部分商品價格受到政策性管制,且CPI中的房租類遭低估,只要將真實的住房成本適當反應在CPI,或價格管制放寬,台灣的通膨率就會大幅上調。

主計總處主張,台灣CPI是依國際規範編製,房租方面,租給他人以租金反映;若是自住,台灣與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多數國家相同,採「租金等價法」衡量,以實際租屋市場相近住宅類型的租金價格變動代表自有住宅的居住服務價格,多數國家也採用此方法,有利於國際比較。

不過吳大任認為「台灣狀況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他指出,其他國家的房屋持有成本高,多數家庭只有一戶自住,租賃市場供給短缺,因而房價不高、房租偏高,在此情況下,以房租估算自有住宅的居住成本尚屬合理。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灣情況正好相反,房屋自有率在國際上屬於前段班,年輕人多以買房為目標,租屋只是過渡選項、非終身選擇,有錢人則偏愛買房置產、出租,租賃市場供給充裕,造就高房價、低房租的現象。

「居住成本一定低估」,吳大任直言,可以理解主計總處的統計要與國際接軌,但顯然台灣CPI當中居住成本的估算已經失真,導致普羅大眾認為數據與實際感受有嚴重差距;主計總處不妨思考統計編制過程如何調整,才能讓數據更貼近現實。(編輯:潘羿菁)1111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