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老大「打龜號」衝速 台灣汽車改裝件拚出新商機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17日電)廖老大「打龜號」以8.72秒拚贏中國網紅杰爺,秀台灣改裝賽車實力。不僅避震器和輪圈,台灣廠商在煞車、卡鉗、外觀件等改裝件展現深厚技術,業者盼台灣進一步開放改裝件市場、放寬使用限制,協助產業擴展全球市場。
汽車零件商廖志賢自費改裝的「打龜號」,6日在台中港風車大道進行直線加速測速,結果打破中國網紅「杰爺」快車紀錄,台灣改裝賽車實力再度受到外界矚目。
廖老大創立D2 Racing琦玉集團,多年從事製造賽車避震器精品和底盤件,並創辦D2 Racing Team車隊,已是台灣賽車改裝件的指標性人物。
產業人士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指出,台灣改裝件市場從1990年代開始興起,目前規模越做越大,產品涵蓋避震器、輪圈、煞車、卡鉗、外觀件等;觀察聚落型態,避震器改裝件主要在台中和彰化,中南部業者改裝件多以公模設計為特色。
從廠商來看,台灣改裝件品牌商除了D2 Racing琦玉集團外,還包括BC台灣柏釧企業、Nashin世盟、JBT等。
產業人士分析,D2 Racing琦玉集團已布局卡鉗、避震器、煞車、鍛造鋁圈、氣壓式避震器(air suspension)等改裝件;BC台灣柏釧企業深耕避震器和輪圈等,Nashin世盟和JBT主要鎖定煞車系統和卡鉗等。
位於桃園的泓輔企業3年前打造煞車系統改裝件品牌Anchor,積極切入改裝件市場。泓輔企業董事長張文洲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指出,改裝件多是高階品,與售後維修市場(AM)產品,在客戶屬性、產品定位、產品製造特性等層面,有很大不同。
以煞車系統改裝件為例,張文洲指出,消費者採用改裝件主要是為了提升煞車制動力,或是因應車體輕量化設計,也有客戶為了整體改裝車視覺效果。
張文洲說,改裝件產品客製化程度高,許多消費者是為了讓改裝車外觀與眾不同,客層多屬金字塔頂端消費者,產品價格可高出原廠委託製造件(OEM)一倍以上,毛利率相對可觀;不過,製造改裝件需投入高成本,才能滿足不同消費群的客製化需求。
台灣汽車改裝件品項中,避震器的實力有目共睹,廠商產品不僅獲得國際認證,在歐美汽車改裝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並朝向精品設計。
廖老大創立的D2 Racing琦玉集團就是從賽車避震器起家,熱愛賽車競技的廖老大深諳賽車手對避震器品質的獨特要求,並打造精品口碑,集團避震器產品已站穩歐美特殊改裝件市場。
另外,BC台灣柏釧企業則針對街道、山道、賽道不同路況和駕駛需求,推出客製化避震器產品,尤其在避震器設計30段阻尼可調,不用犧牲避震行程即可降低車高,提升貼地穩定度並減少風阻係數,強化改裝車操控性。
除了煞車系統和避震器,鍛造輪圈也是台灣汽車改裝件重點品項。產業人士指出,鑄造輪圈透過金屬熔化後灌注而成,鍛造鋁圈密度大,強度高於鑄造品約2倍至3倍,耐腐蝕、安全係數提升,目前是改裝車輪圈主流。
2008年金融海嘯後,BC台灣柏釧企業創辦人黃錦章嗅到商機,切入改裝車鍛造輪圈產品,憑藉自身技術開模打造鍛造鋁圈模具,按照客戶需求客製化設計,維持近零庫存管理。
黃錦章接受電子媒體採訪曾表示,儘管鍛造機價格高,BC台灣柏釧仍引進高價8000噸鍛造機與旋壓設備,從鋁棒進料、裁切成鋁錠、鍛造、旋壓成型、熱處理、CNC車床加工、拋光研磨、塗裝等工序,均自主完成,並進一步減少製程工序,從鋁錠到拋光研磨,時程可縮短至1週至2週。
展望台灣車用改裝件產業發展,張文洲建議,台灣可進一步開放改裝件市場、放寬使用限制,透過人才訓練讓製造經驗累積傳承,擴展全球市場;儘管目前原物料價格上揚,導致鋁鍛造材料交期拉長為8至10個月,廠商仍可持續拚搏,掌握改裝件新商機。(編輯:黃國倫)11104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