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非法期貨頻傳 近3年金管會移送檢調211件

2022/3/15 19:5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5日電)非法期貨猖獗,金管會自2019年至今年2月已移送檢調偵辦211件非法期貨案。金管會強調,若未經許可經營期貨、期信、期顧等業務,可能面臨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300萬元以下罰金。

金管會統計,2019年至今年2月底為止,已移送211件非法期貨案,其中以2020年、2021年各移送70件最頻繁。今年前2月有15件非法期貨移送案,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件。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說,非法期貨並無專業期貨知識,也沒有對交易人的保障措施,呼籲民眾從事期貨交易時,一定要透過合法期貨業者進行交易,自身權益才能獲得保障。

蔡麗玲也指出,非法期貨招攬交易人手法通常是用低手續費、免保證金、賺多賠少為號召,引誘民眾至地下期貨進行交易,或假借合法期貨商名義向民眾仲介或招攬非法期貨業務。

依期貨交易法112條規定,若未經許可經營期貨、期信、期顧等業務,可能面臨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

此外,金管會2020年、2021年移送非法期貨案件數衝高,主因為1、2名熱心民眾針對地下期貨提出多件檢舉案所致。金管會去年1月修法提高檢舉獎金額度,從原先1萬元至40萬元,一舉提高至5萬元至400萬元,盼鼓勵民眾檢舉金融不法。

為防範民眾受到非法期貨業者不當勸誘,金管會證期局已在網站開闢「金融資訊專區」,可查詢經金管會核准的期貨業名冊;金管會證期局同時在網站開闢「防範地下期貨宣導專區」,針對常見地下期貨態樣、招攬手法及如何防範等,提供相關資訊給民眾查詢。(編輯:潘羿菁)11103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