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蓮霧農業保險樣態多 水稻保單普及率最高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0日電)俗話說農民看天吃飯,豐收與否全憑老天爺賞臉,為給予保障,政府近年鼓勵業者推保單;產險業統計,水稻受惠於農會等集體投保,普及率高,今年至目前銷量達1.8萬件;水梨保單有「三高」特性,梨產品單價高、個別農民投保高、理賠率高。
行政院農委會自2015年起推動農業保險,分為透過農漁會投保的政策型和透過保險公司投保的商業型保單。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第3季,共有8家產險公司承保農業保單,由於台灣農產品種類多樣,產險公司開發的商業型農業保單,已涵蓋水稻、梨、芒果、蓮霧等高達22種品項。
今年上半年,產險公司農業保單保費收入合計新台幣9849萬元,投保件數1.19萬件,對比農業保險覆蓋率不到3成,台灣農業保險市場仍有成長空間。
農業保單設計過程與壽險產品有類似之處,產險業者指出,一般而言,會先跟農委會農糧署、漁業署等單位蒐集成本資料、種植面積、歷年災害詳報、現金救助資料和作物研究報告,類似於檢視農作物的「體檢報告」,了解農作物生態。
也就是說,民眾欲投保壽險、健康險等,保險公司需要知道健康狀況,農作物要設計保單前,產險業者同樣要收集「健康資訊」,才能瞭解可能的損失情形。
再來,產險公司會和農委會專家、農會、農民代表、縣市政府討論保單方向,初步規劃完成後,再透過農會舉辦座談會,訪談農民對保單接受度,先測試水溫,再針對保額、保期、自負額及保費作細部研擬。
台灣第一張商業型農業保單,為富邦產險在2015年推出的梨保險,富邦產險指出,當時經過和農委會多次會議討論,最後敲定首張農業保險架構。截至目前富邦產共推出至少15張農業保單,全台市占達8成,幾乎囊括大部分商業型農業保險銷量。
富邦產表示,由於作物特性不同,農業保單保險期間約為4個月至12個月,保費落差極大,自3000元至數十萬元不等。舉例而言,水稻費率及保額較低部分地區每公頃可低至3000元,不過養殖水產成本及保額相對較高,每公頃保費可高達34萬元。
若以作物別觀察,水稻保險受惠於糧商或農會等單位群體統一投保,今年至目前銷量達1.8萬件,為保單數量冠軍;個別農民主動投保較踴躍則屬梨險,主因梨單價較高且農民風險意識高,歷年多次發生颱風及寒害,投保農民多數有獲理賠經驗,帶動投保意願上揚。另溫度參數型養殖水產險也有近400件投保。
對照理賠資料印證,今年1月寒流來襲,富邦產2020年承保的304張梨保險就有303張出險,出險比例高達99.7%;93張養殖水產保單累計出險128次,石斑魚、虱目魚理賠金額皆超過600萬元;若以去年度來看,以水稻險理賠金額超過1億元最高。
今年至目前為止,富邦產農業保單中損率最高則為梨保險,損失超過4600萬元,金額創下歷史新高;水稻一期損失金額則已約2000萬元。
富邦產指出,農業保單理賠方式並非全然相同,舉例而言,吳郭魚、虱目魚等水產險屬於參數型,主要依照氣象觀測站氣象數據,只要達到契約約定條件就啟動理賠,不必現場勘損。
水稻險屬於產量型,需依農糧署公布的產量調查報告理算損失,再進行理賠;損害填補型則包含實損實賠型梨險、香蕉險等,需進行現場勘損以理算損失金額。
農委會推動農業保險近6年,不過盤點國內19家產險公司中,僅臺產、兆豐產、富邦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華南產、國泰世紀產共8家產險公司承作農業保險,占比不到一半。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表示,農業保險性質畢竟不同,個體意外發生不會有關聯性,但天災水患一來,一整帶農作物都受影響,農業保險損率亦受天候牽動,氣候不可控因素太高,導致部分保險公司承作意願相對不高。(編輯:潘羿菁)1101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