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工研院:淨零碳排影響未來30年 台廠轉型要快

2021/11/3 22:52(12/11 20: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3日電)各國積極規劃「淨零碳排」可能路徑及政策目標,將大大改變產業生態,工研院今天指出,台灣產業應盡快掌握此國際趨勢,做出改變,因為淨零碳排將成為台灣未來30年的最大挑戰。

工研院今(3)日起至12日,展開「眺望2022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相關活動,首日論壇以「淨零永續下的全球價值鏈重組商機」為主軸。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指出,因應氣候變遷威脅,歐盟及各國政府紛紛提出中長期的減碳願景,且打算徵收碳關稅,這將對仰賴出口的台灣產業造成龐大壓力;另一方面,科技大廠紛紛落實甚至提高減碳方案標準,加速全球供應鏈去碳化的進程,這也意味著業界正面臨低碳轉型風險。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分析,隨著淨零碳排成為全球共識,所帶來的雪球效應包括環境減碳、能源供給、生產活動、消費模式等,將是影響台灣未來30年產業發展的最大挑戰。

蘇孟宗表示,為了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各國推動碳稅與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料將成為全球趨勢;尤其外界推估下一波CBAM對象可能是高科技產品,例如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台灣最快2、3年內就會先遇到「碳關稅」的風險,包括半導體、面板、資通訊、材料等產品輸出,無法達到減碳目標的供應商,在國際市場發展空間將受到壓縮。

蘇孟宗建議,台廠應捨去傳統代工以「顧客至上」的思維,從供應鏈的角度提出典範作法,同時加速「綠色轉型」布局,發展低碳生產轉型並擴大綠色能源供給;而企業導入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 (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ESG)更是勢在必行。

在淨零碳排的大趨勢下,台灣面臨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則說,台灣有許多中小企業,每個企業面臨的問題都不太一樣,未來要如何建立開放、有公信力的碳資訊平台,以及推動示範性案例,讓中小企業了解如何參與碳中和,是可以進一步討論的議題。(編輯:楊凱翔)1101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