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呼吸器難尋出海口 專家建議站穩防疫定位
台灣布局呼吸器專題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2日電)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看不到防疫終點,台灣籌組「呼吸器國家隊」的呼聲愈來愈高,但除了技術門檻,專家直言,量產後的「出海口」會是產業發展的大問題。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創歐美,重症患者急需的呼吸器數量告急,眼見美國、英國、法國政府相繼徵召產業界能量,投入生產呼吸器,經濟部雖一度拋出籌組呼吸器國家隊構想,但進展緩慢。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生醫組組長張慈映點出技術面的困難,她表示,重症呼吸器可由微電腦控制,除了設有流量感應、壓力感應,針對異常狀況提出警告,最重要的是,必須「客製化」,針對不同患者的身體情況做調整,精密度、準確度都要非常高。
「技術難度是一回事,市場也是重要考量」,張慈映直言,台灣沒人做呼吸器,不完全是技術難到無法做,「是真的難,但另一方面也是投入產出比沒有那麼好」。
儘管先前口罩國家隊、防護衣國家隊陸續成軍,張慈映點出產品的本質差異,口罩、防護衣均是耗材,用完就丟,但呼吸器用量很穩定,醫院大多6至10年才會重新採購。
張慈映分析,廠商要投入生產,勢必得先思索「出海口」在哪裡,現在呼吸器市場成熟且飽和,歐美大廠主攻高階呼吸器,台灣無法切入;中國近10年推動醫療改革,新醫院一間接一間蓋,加上國家補助經費,龐大市場需求加上政策支持,國產國用已成普遍現象。
若著眼於台灣內需市場,張慈映坦言,除了市場不夠大,台灣醫院「該買的都買了」,而且傾向購買高階產品,就算台廠能夠生產呼吸器,要切入也沒有利基;至於東南亞,醫療水準是否到位、需求的量有多少,仍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張慈映表示,就算廠商真的投入研發重症呼吸器,零組件能不能買到、參數花多久時間調到剛好,到順利量產,每一批都達到醫療所需的高精密度,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達成。
張慈映總結,歐美號召民間廠商投產重症呼吸器,與其疫情階段進入爆發期,重症確診病例數不斷竄升有關,但台灣處在不同防疫階段,因第一時間迅速反應、超前部署,確診病例數有控制住,建議繼續站穩防疫定位,強化前端防護措施,才能延續台灣的防疫成果。(編輯:林淑媛)10904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