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平台後進者突圍不易 學者建議三大關鍵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11日電)外送市場興盛,不過,又有業者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學者認為,後進者突圍不易,業者應思考做出差異,像是提升外送品質、優化外送員勞動權益,或許將是成功立足的關鍵。
宅經濟興起,外商、本土業者先後進入市場,街頭常見身穿著不同顏色制服的外送員騎著機車呼嘯而過,由北到南合作餐廳激增。爆發肺炎疫情後,更推升外送產業發展,進入戰國時代。
外送平台以Foodpanda、Ubereats兩大龍頭業者,兩者合作餐廳均突破萬家,foodpanda2012年進軍台灣,外送版圖從台北市開始,相較於2018年,2019年訂單數成長高達32倍,活躍使用者年成長達21倍;Ubereats則是在2016年來台,日前宣布2019年上半年平台活躍用戶和外送趟次成長3倍。
東方線上針對1000位20歲至59歲民眾進行調查,去年3月曾使用外送平台者為15.5%,到了今年3月為33%,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說明,一年之間使用者以倍數跳增,顯見外送平台在台灣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民眾接受度也大幅提升,預估外送平台短期將維持成長態勢。
然而,戶戶送卻在本週宣布,「為了將資源集中投放於歐洲、亞太與中東等地區,決議關閉台灣市場業務」,此舉引發市場議論;早在戶戶送離開台灣前,誠實蜜蜂、吃飽沒接連宣布退出。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副所長朱浩說,業者早進入市場,較獲得民眾關注,隨著服務範圍拓寬,搶下更高市占。而後進者因聲量不夠大、民眾印象不高,服務範圍拓展範圍有限,民眾會選擇更具知名度的平台業者。
朱浩表示,外送產業蓬勃發展無庸置疑,不過,目前仍由兩大業者寡占,有些業者退出外送市場非前景不佳,而是當業者沒有獲得一定市占率,若要苦撐就得用砸資金補貼、打廣告,但當資金用罄或建立消費者忠誠度時,業者或許就會選擇退出。
不過,朱浩認為,後進者並非沒有崛起機會。舉例來說,外送員去年接連多起車禍事故,引發社會對外送員權益關注,若有業者可以強化外送夥伴權益,提供更多保障,或許可能引發民眾認同,進而選擇該平台。
他說,像是食品外送到消費者手中時,溫度可能已經不夠熱,炸物也不夠酥脆,若業者能改良外送箱,讓食品在運送過程中持續加熱或保冷,或是加強食品安全,嚴格控管食品運送過程,讓民眾願意放心選擇平台。
朱浩也提到,外送平台抽成高達30%,讓許多餐飲業者吃不消,若業者因高抽成不加入或退出平台,也不利於平台業者。因此,重新思考合作模式,或許也是後進者的機會。
另外,經濟部為了減緩疫情對餐飲業衝擊,撥出新台幣1.65億元補助餐飲業者上架,首波宣布卡個位、inline、有無外送、全球快遞與foodomo等5家業者入列外送國家隊。
朱浩認為,疫情蔓延之際,政府補助平台業者,有助減緩餐飲業衝擊,趁此時扶植本土外送平台也是好事。不過,本土平台若單純只靠政府協助、補貼,恐怕仍無法讓業者成功立足市場。平台業者應思考如何與龍頭業者做出差異性、發展特殊服務,才能在市場成功突圍。(編輯:紀淑芳)10904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