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數位交易量攀升 銀行強打線上服務
(中央社記者劉姵呈台北4日電)疫情升溫,提升國人防疫觀念,也改變金融圈生態。向來需要與客戶近距離接觸的銀行業,因數位交易量攀升,積極強化網銀、行動銀行等功能,疫情反而成業者提升線上服務能力的助力。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截至4月1日,全台確診案例已突破300例,防疫期間外出人潮減少,間接衝擊到分行日均來客數,然而,宅在家使用數位金融工具交易大幅提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大幅且顯著的成長。
以台北富邦銀行為例,內部觀察指出,自今年初疫情爆發後,分行臨櫃交易量下滑,平均日來客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一成;相對在網路銀行、行動銀行(APP)客戶年成長近3成,網購刷卡額也成長逾6成。
民營銀行主管表示,防疫期間來客數降低,銀行深怕客戶無法直接感受「有溫度的服務」,會進而削減金融商品與服務的購買力道,衝擊各項業務業績。
慶幸的是,政府近年來力推無現金社會,傳統銀行也因應數位轉型,早在核心系統導入雲端、人工智慧(AI)、區塊鏈等技術。
疫情爆發後,銀行以「無縫接軌」的方式,採取全線上化、無接觸的遠端服務,且強化技術面,以利客戶使用線上功能可更流暢,盡力提供與實體交易無差別化的服務。
北富銀表示,防疫期發現人與人拉開實體距離,但線上社群軟體使用量相對提升,因此內部投資了大量技術資源在LINE官方帳號升級、線上快速辦卡、一指調額等信用卡相關服務。從各項數據來看,客戶使用新功能的效果都相當顯著。
轉帳、匯款交易功能較輕易能轉換成線上服務,但需要全面、配套規劃的財富管理服務,仰賴理財專員的解釋與溝通。渣打銀行財富管理總處負責人陳太齡表示,市場的不確定性升溫,財管客戶對於資產配置的詢問度也隨之提高,因此行內專員也改以電話、視訊會議的方式與客戶討論,並隨時以線上詢問方式作動態調整。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陳衍潔認為,數位金融解決了時間地點限制,且可避免現金接觸傳染的問題,近而大幅提升民眾使用線上服務的頻率,銀行業者反而能趁此機會思考如何發展及深化電子支付、電子錢包及遠端金融等服務,可能因疫情催生更具潛力的商機。(編輯:林孟汝)10904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