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關稅手段用盡 美可能再轉科技戰

2019/8/31 10:30(8/31 14: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台北31日電)美國政府宣布對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全面加徵關稅,學者分析,當關稅手段用盡,在短期內卻無法促使美企回流,科技戰可能成為下一個戰場,而台灣受到的影響將有增無減。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開始頻頻對中國祭出關稅措施,本週正式確定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5%關稅,分批在9月1日及12月15日實施;同時表示將對先前加徵25%關稅的2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再加徵5%關稅。

儘管新一輪關稅實施,將使美中貿易戰緊張情勢進一步升級,但川普今天在白宮肯定地告訴記者:「它們仍照計畫進行」。他更指出:「我在貿易方面所做的事,確實有助抑制(香港情勢)升溫。」

不過,川普的關稅措施不只影響中國,對美國經濟本身也造成衝擊,但卻收效甚微,中經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對中央社記者表示,美國不是第一次使用關稅戰,但這次面對的是中國,「大國資源跟小國就不一樣」。

劉孟俊說,川普採取報復性關稅,期待的是美國供應鏈回流本土,但目前看起來似乎不太容易達成,原因包括美國缺乏技術人工、勞動成本高,整個供應鏈都在海外,就算可能轉移到印度、東南亞,條件也可能不像中國那麼好。

若關稅手段用盡,短期內還不能促使美企回流,無法取得成果,劉孟俊認為,科技戰會是接下來的第一選擇,從先前對中興、華為的禁令就可見一斑。

劉孟俊說,相較於關稅,科技調查或智財權調查雖然關注度沒那麼高,但殺傷力不可小覷,而且更針對企業及個人,就美國先前多次表態希望中國改善智財權侵害的問題上,比起關稅措施也更有正當性。

但美中貿易戰若從關稅戰轉至科技戰,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將有增無減。劉孟俊說,台灣產業供應鏈不只與美國合作,與中國也關係匪淺,很難不受到影響,可能在證明含美技術比例未高於限制的部分要下些功夫。

除了可能在針對性較高的科技業另闢戰場外,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以外貿為主的台灣產業更要重視貿易戰帶來的經濟走衰影響。

孫明德指出,針對加徵關稅的影響,台灣業者多已透過轉移生產基地、海外布局等方式做好因應準備,但無法以此解決經濟下滑造成的買氣減少問題。而利潤較低的手機、筆電代工廠,回到成本較高的台灣與加徵關稅的影響相比,能抵掉多少衝擊,也仍待觀察。(編輯:黃國倫)10808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中貿易戰上半年轉單 台灣列第3大受惠國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