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歷史糾葛難解 貿易戰衝擊全球電子產業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台北13日電)日本宣布對出口至南韓的3項關鍵電子原料加強管制,被視為日韓貿易戰開端,不僅將衝擊南韓半導體及顯示面板業,影響更可能擴及全球資通訊產業,引發關注。
日本經濟產業省7月1日宣布,自7月4日起對出口至南韓的含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劑(Resist)及蝕刻氣體(Etching Gas)等3項關鍵電子原料加強管制。日韓雙方12日在東京舉行處長級會議,南韓有意就此措施進行磋商,但日本態度並未軟化,雙方僅就相關議題提出說明,並未達成協商共識。
一、日本電子原料難取代 台供應鏈可能受波及
半導體與顯示面板為南韓兩大重要科技產業,含氟聚醯亞胺、光阻劑及蝕刻氣體氟化氫都是半導體及OLED面板關鍵材料,日本在國際上為這3項材料的主要輸出國,氟聚醯亞胺與氟化氫在全球市占率約9成,光阻劑則有約7成。
在日本宣布管制措施後,市場傳出三星、LG等大廠轉向台灣等其他國家尋求料源的消息,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分析,生產半導體化學品的台灣廠商在全球市占率低,在光阻劑部分可能也無法達到日產的EUV等級,受惠有限,加上台廠可能考量到不願介入日韓貿易戰,南韓廠商現階段必須依賴日本材料商的海外廠供貨。
三星與SK海力士在行動式記憶體的全球市占率高達81%,DRAM約74%,NAND Flash也有47%比重,劉佩真指出,對全球資通訊產業影響大,若波及蘋果(Apple)及索尼(Sony)等國際大廠,與供應鏈緊密連結的台灣代工廠也難逃一劫。
至於晶圓代工,三星市占率雖不及台積電,但下半年預計大幅量產7奈米晶圓的計畫可能受影響。
二、各說各話 兩國貿易摩擦升溫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副長官西村康稔談及採取出口管制措施時表示,日韓雙方至少3年以上無法充分相互理解及交換意見。
日本與南韓兩國糾葛,具有相當多重的歷史因素,西村康稔的說法,也意味早在南韓總統文在寅2017年上任前,兩國的問題就存在。
不過,外界普遍認為,日本管制措施是對於二戰時期徵用工(遭日本企業強徵的南韓勞工)爭議的報復,但日本政府否認這樣的說法。
日本當局認為南韓對於戰略物資出口有「不適當案例」,但在與南韓代表會面時,未能舉出實際案例。
三、歷史糾葛衝擊南韓產業 文在寅關卡難過
日韓關係因二戰時期遺留問題長期僵持,雖在美國居間調解之下,於1950、1960年代逐步邁向邦交正常化,但日本二戰期間日本強徵慰安婦與徵用工問題,始終是兩國間揮之不去的陰影。
日韓1965年簽訂的請求權協定中,明文約定日本對南韓提供經濟援助後,南韓將不再向日本請求賠償;不過,南韓法院自2016年起,陸續判決徵用工遺族勝訴,包括2018年判決日本新日鐵住金鋼鐵公司須賠償4名徵用工每人1億韓元,引發日方不滿。
日方認為徵用工問題早在1965年隨日韓關係正常化所簽訂的請求權協定中就「已完全且最終地解決」,並多次要求南韓進行協議未果,日方原本希望在6月底於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中與南韓討論相關對策,但韓方並未回應。
而在日本7月1日公布強化出口管制措施後,隨即傳出先前為解決慰安婦爭議的基金會已在未獲日方同意下遭南韓解散,顯示雙方關係愈加惡化。
日韓建交後帶動雙邊貿易蓬勃發展,此次管制措施也讓許多日本相關企業表達憂心,顯示雙邊產業關係密不可分,但歷史問題難解,日本政府在親北韓的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後,不信任度明顯提升,文在寅政府如何度過這次難關,仍待觀察。(編輯:林淑媛)1080713
- 2020/06/03 15:30
- 2019/07/19 13:38
- 2019/07/13 11:47
- 日韓歷史糾葛難解 貿易戰衝擊全球電子產業2019/07/13 11:47
- 2019/07/10 21:13
- 2019/07/09 22: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