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擎內鬨延燒 東洋發公開信:沒卡新藥開發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7日電)智擎總經理葉常菁日前指控董事會卡她的專案,並指「若董事會運作沒變就不玩了」,大股東東洋今致智擎股東一封公開信,對葉所說卡專案一事作說明。葉常菁則回應,觀念不同,討論無法聚焦。
葉常菁日前指控大股東東洋為首的董事會,在過去3年針對她所提出的研發專案均不予通過,等於是空轉3年。
對此,台灣東洋今天在致智擎股東公開信中說明,身為創始股東,一向支持智擎新研發專案,並善盡大股東職責,協助智擎做出最佳決策,才能提升公司利益與保障小股東權益。
公開信中表示,東洋於91年8月創立智擎公司,為台灣率先成立的新藥開發公司,東洋持股100%,92年4月聘請葉常菁博士擔任總經理,並由東洋邀集當時的行政院開發基金、中華開發工業銀行一起參與增資。後來為獎勵並留住人才,公司實施員工認股權證,讓葉常菁成為智擎股東,希望葉常菁與智擎一起攜手努力。
東洋表示,由於智擎為台灣東洋分割出去的事業體,雖然歷經智擎早期專案遲遲無法研發成功,東洋仍持續予以增資,後來雖歷經98年減資,東洋仍大力支持。最後,安能得終於研發成功,智擎並順利上櫃,原先的大股東多已退出智擎,只有台灣東洋及國發基金一直支持,至今台灣東洋仍是智擎最大股東,始終支持智擎發展。
東洋指出,葉常菁提出第一次研發專案,但董事會包含其他董事代表都表示資訊不完整,連合作對象的名稱,葉常菁以機密為由,讓董事在會前都不知情。最後,董事會希望,對成本效益分析、技術風險評估等提出充分說明。
東洋說,第2個研發專案,東洋團隊研究後,認為可進行後續評估,董事會同意授權葉常菁進行後續評估、談判,並請葉常菁在正式簽約時,補足相關技術、法律、財務等外部專家意見。結果到了今年3月董事會,卻沒看到外部專家意見,且在投資交易架構上,是透過智擎海外子公司的再轉投資公司,即孫公司進行合作投資,孫公司董事成員與結構皆未知,母公司智擎更是無法有效管理,只能由葉常菁一人主導,總投資金額鉅大,已超過公司資本額。
至於第3案,東洋指出,一樣無法清楚說明為何一定要設海外孫公司,還是無法釐清相關疑義,且總投資金額遠遠超過公司資本額。
東洋表示,身為大股東,在董事會必須有效監督葉常菁,否則公司資金一旦全部流出去,未來投資若發生問題,將造成無法挽回的風險,嚴重損及所有股東的權益。
對於東洋的公開信,葉常菁回應表示,傳統製藥產業跟創新新藥的觀念有很大不同,3個專案是公司機密,不該每個去回應,至於資料完整性見人見智,主要是觀念不同,討論上就無法聚焦。(編輯:張均懋)10805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