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機器人大精進 抓取物件細膩到位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9日電)年度觸控展和智慧自動化展今天登場,工研院端出多項先進技術,其中「軟性壓電材料」讓穿戴裝置放出優異高音頻好聲音,目前已技轉;仿生手掌機器人還可細膩的抓取軟性物件。
「Touch Taiwan2018智慧顯示與觸控展」與「2018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今天起同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表示,工研院要打造的是從終端應用、模組到基板的關鍵觸控顯示技術成果,為產業提供完整的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展現工研院以創新能量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決心。
吳志毅指出,在觸控顯示技術中,核心的「軟性混合電子之高解析重佈線層雛型品」技術,工研院以自有FlexUPTM軟性基板和軟性顯核心技術為基礎,整合開發4層重佈線層(RDL)的面板級扇出型晶片封裝,其中重佈線層銅導線的線寬最小可達1.2微米,提供軟性穿戴顯示、可攜式行動裝置的高精度運算的晶片產品封裝應用。
這項核心技術解決了穿戴式產品既然要「穿戴」上身,產品又要符合人體工學,能沿著人體曲線自由伸縮、彎曲的超薄可撓曲的優勢,為台灣的電子產品提升更高的附加價值。
而「軟性壓電材料」更讓穿戴裝置傳出優異音質。他說,傳統的音響、耳機和喇叭多採用動線圈技術來傳導聲音,即使製程成熟,但體積較大且難以折曲,不易滿足穿戴裝置輕薄短小的需求。工研院所開發的「軟性壓電元件」透過改良薄膜材料,僅須輸出電場,便可讓薄膜達成高頻振動。
相較於一般的音響喇叭音頻超過20kHz音質便會明顯衰減,軟性壓電材料頻率響應可達40kHz,在高音頻上有極優異的表現。此外,由於薄膜可撓、輕薄的特性可應用於軟性電子與穿戴式裝置上,與目前市面上的薄膜元件相較,工法簡單,不畏濕氣,環境耐受性佳,符合移動潮流。目前這項技術已技轉工研院新創公司華一聲學,瞄準新世代穿戴商機。
此外,工研院在「2018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更展現機器人相關技術的大精進,首度展示以仿生手掌結合行動機器人,讓行動機器人能做出擊掌、抓取軟性物品等細膩動作;還有小小大力士-國產化驅控整合協作型手臂,重量僅10公斤,卻可拿取重量達本體一半的物品。(編輯:鄭雪文)10708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