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1萬公里涓滴之愛 助辛巴威人找水源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5日電)長年協助非洲辛巴威的慈濟志工多年前找上工研院,拜託工研院研發簡單易操作,適合辛巴威的探水設備,工程師傷透腦筋,翻出30年前老科技設計出儀器,交由志工助當地小學找水源。
工研院在今年「解密科技寶藏」展示中揭露了這段「飛越1萬1千公里的涓滴之愛」,用古老的科技幫助辛巴威民眾找乾淨飲用水源的秘辛。
工研院機械所先進機械技術組工程師翁英哲表示,辛巴威長年乾旱、作物種植不易,加上缺乏基礎建設,疾病飢荒頻仍,多仰賴國際志工協助。慈濟辛巴威志工隊在當地默默付出多年,遭遇最大難題便是缺乏水源。
翁英哲引述慈濟志工的說法,辛巴威人為了找尋能鑽井的地下水,以手持可口可樂曲線瓶裝著半滿的水,在乾荒大地上慢行,據說行經水源處就會出現漣漪,再以人工開挖,過程緩慢且效率低,常常白忙一場。
翁英哲指出,很難相信這種全無科學根據的方法,卻是辛巴威人唯一的尋水管道。而且慈濟的志工曾找了國外團隊用儀器探到可能存在的水源,先收取2500美元,但不保證一定有水,之後再請鑽井團隊開挖,再花2500美元,往往費用昂貴卻無功而返。
慈濟志工4年前找上工研院,希望工程師們能協助用簡單易操作、適合當地環境的儀器和方法解決探水之苦。工研院機械所新興能源機械技術組工程師陳俊漢說,對研發團隊來說,等於要用20、30年前的技術來設計儀器。
陳俊漢表示,現在探水鑽井以GPS定位精準探勘地下水源,但辛巴威物資缺乏,且志工們希望未來能自行探勘、維護儀器。於是工程師們翻出教科書找尋復古技術,並與廠商溝通製作的可行性,許多零件皆已淘汰,團隊花了兩年時間終於設計出適合當地的儀器。
過程中,機械工程師對地質並不了解,便尋求工研院綠能所協助,了解地質、地下水涵養等專業知識,並實際在竹北河堤、工研院壘球場等地應用操作。
陳俊漢分析,工程師們以「溫奈法」為理論基礎,原理是以電極插入土壤中,以放射狀電波感應低電阻,由於水帶電,若探測到水源(低電阻)會出現波形,電線放得越長,能探測的深度越深,如果電極放置處感應不到低電阻,或是測出高電阻,可能就是岩盤石塊,僅需把電極拔出換地點再測即可。
由於此法只要用蓄電池使電極通電即可作業,不過第一代探水儀器步驟多、不易攜帶,於是改良成第二代如筆電大小、一鍵操作,無須專業人才也能使用和判讀。
陳俊漢說,慈濟志工以這套高效率探水模組首次任務將是為當地小學找水源。對研發團隊而言,能協助1萬1000公里外的辛巴威孩童找到一口乾淨的水,意義非凡。10611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