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不來 學者望政策工具「解旱」
「水電危機真的來了?」專題四(中央社記者黃雅娟台北28日電)台灣5年一小旱、10年一大旱,缺水成家常便飯,學者表示,蓋水庫、檢討用水、開發水源等都是解方,但若能從政策工具下手,檢討水費及統一水利管理單位,有望改善「先天」失調。
台灣每年到春天,就進入枯水期,苦等春雨不來的結果,全台從南到北恐怕都得面臨限水措施。像民國103年12月至104年1月石門水庫枯水期降雨量達145毫米,略低於歷史同期平均,仍然面臨67年來最嚴峻旱象,單是石門水庫就實施高達17次人工增雨,當時的三階限水可能讓許多人仍印象深刻。
根據水利署統計資料指出,103年總用水量達177億立方公尺,工業用水占9.2%、民生用水占17.2%,農業用水則高達73.6%;若依各產業類別GDP估算,農業用水每立方公尺產值約新台幣21元,工業用水每立方公尺產值則達3279元。
而台灣用水量從水庫供水約占25%,以17座主要水庫總容量約18億立方公尺估算,每個水庫估計得提供2.45倍的水庫用水量,才有辦法支應當年度用水,加上枯水期、豐水期降雨比例各地不同,夏秋季颱風期得排洪、春冬季乾旱期得限水,如何不缺水,已成為經濟部長每年春天的難題之一。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調查資料指出,歐、美、亞各地區之水價均高於台灣,歐洲國家的平均水價更幾乎為台灣的3倍以上,2014年根據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Water Association, IWA)對全世界160個城市的調查,台北市的用水量排名第7,但水費負擔率(水費/國內生產毛額GDP)僅0.16%,排名倒數第3,台灣的水費低廉可見一斑。
豐水期儲水幾乎不可能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游景雲指出,台灣河川短急、沒有蓄水空間、雨量豐枯差太多,是造成先天性水資源缺乏的主因,台灣若能儲存豐水期的水量,可以解決乾旱的問題,但現在建水庫的機率小很多,要想全部存下豐水期的水量「實際上完全不可能」。
若從開發地下水來看,游景雲分析,雖然大家對於開發地下水都有引發地層下陷等疑慮,不過像台北、台中等地的地下水位已經過高,透過檢討地下水管制區,如何合理的使用地下水應該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農民節水沒有誘因
若要從產業用水下手,游景雲坦言,雖然農業用水占7成以上、GDP產值不到2%,急迫情況暫停農業用水可能有些幫助,但是考量產業均衡及社會平等問題,不可能完全剝奪農業用水的水權。
他說,不過農業用水的水費目前仍由政府支應,沒有節水誘因,加上部分農民收入較低,沒有辦法投資節水渠道、防滲漏工程或是智慧水錶等,產業用水效率如何提升有待政府再加強。
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吳瑞賢則表示,外界有聲音希望檢討農業用水,但他表示,農業用水占7成,「在全世界來看是很合理的數字」,就算是挪用農業用水,想要將下游的農業用水,挪移到上游的自來水處理廠就是個問題。
統一水利管理單位
吳瑞賢分析,台灣水庫由於淤積嚴重,導致水庫的「口袋容量」不夠,蓋水庫當然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目前社會氛圍並不允許。每一個缺水的原因背後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問題,需要政府一一盤點、解決,如果放手把水的問題只交給水利署來處理,可能問題會清楚且容易許多。
至於如何開發新的水資源?吳瑞賢指出,最穩定的水資源就是污水,但是以台灣來說,這些水最後可能只能拿來作為工業用水;若要取用地下水,則得考慮到品質,以及如何經由自來水處理廠輸送等問題,沒有外界想像這麼樂觀。
水費當缺水解方
吳瑞賢建議,若是在不缺水的時候,政府能夠調高水價,獲取一些經費,用來投資在蓄水或節水等措施,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吳瑞賢也坦言,希望外界「尊重專業」,缺水的問題不是新議題,每一年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許多建議,最後都窒礙難行,他認為還是要從專業下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游景雲直言,「政府應該更有擔當一點」,資源有限的狀態下要再分配,民眾勢必會受到衝擊,應積極思考如水費徵收等政策工具,「不要把民意擺那麼優先」;而水利工程也並非萬惡猛獸,如何在自然與人之間取得平衡是工程師的責任,希望節水有效率的推動,也盼望民眾能理解:水利工程並非百害而無一利。10602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